来源:ENT
作者:丁瑞英
小明感冒后耳朵疼痛,发闷,去耳鼻喉科找医生看病,医生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开的处方中除消炎的滴耳液外,还有滴鼻液,鼻腔冲洗,鼻喷激素三种鼻子里用的药,而且鼻子用的药更多,小明觉得很奇怪,甚至怀疑医生是不是误诊或开错药了,直至医生详细讲了中耳炎的来头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布在头面部的不同部位,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以咽部为中心彼此相通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都会相互影响的。从解剖学上来看,在人的鼻咽部与耳朵之间有条管道叫咽鼓管,该管一端开口于鼻咽腔,另一端开口于中耳鼓室腔,左右各一,使鼻腔与中耳腔之间相通。当上呼吸道炎症时,炎症可以向中耳内发展,如果鼻腔内压力增加,比如不恰当的擤鼻动作等,可使鼻腔内的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特别是儿童,由于其咽鼓管宽短而平直,鼻内分泌物更容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炎。因此,医生在治疗急性中耳炎时,往往会给患者开些治疗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如鼻腔滴入收缩的药物,加以鼻腔冲洗,鼻喷激素等共同作用以收缩、清洁鼻黏膜和鼻咽部黏膜,利于咽鼓管通气和引流,以促进中耳炎的治愈,现在,您是不是清楚得了中耳炎,医生为啥给您开滴鼻子的药了呢?(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尊重原创。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l/1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