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事件
专题:近期在广东,中小学生患流感的情况增多,医院发热门诊、儿科门诊患者量上涨近三成。医院人满为患,急诊患者要等4个小时。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称,近期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起数确实高于既往5年同期水平,其中多数为B型流感导致,占九成以上。从医院提供的数据表明,近期流感样症状病例的就诊水平上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流感在世界各国的平均暴发率和病死率远高于我国数十倍,这完全得益于中医药治疗流感的独特优势。中医药不但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其作用往往又是广谱的,能够抑制致病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和解热,特别是流感高烧不退,中药解热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安全;另外中医药治疗病毒性感染还有一个特有的优势,就是调节免疫功能。
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岭南名医黄省三的分别针对成人、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抵御甲流及其他流感病毒的侵袭
黄省三名医介绍
照片来自网络
黄省三(年~年),名思省,广东番禺竹心乡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幼时即随父习医,19岁学成行医故里。年迁居省城广州南关西横街医寓“黄崇本堂”。年离穗赴港,在香港跑马地礼顿山道设馆行医,开始接触外国医学,购进显微镜和实验设备,并聘请两位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求诊者甚众,名闻省港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应陶铸同志(时任中南局书记)邀请,毅然返回广州,轰动省港各界。历任广州中山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晚年勤于著述,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白喉病药物新疗法》、《肺结核实验新疗法》、《肾脏炎肾变性实验新疗法》、《麻疹实验新疗法》、《急性阑尾炎药物新疗法》等。
黄氏流行性感冒系列方
年春,华南地区流感盛行,多见高热,黄省三拟定流行性感冒三型五方(三型:单纯型、有并发症之单纯型、肺炎型;五方:流行性感冒有效汤方、黄芩竹叶汤方、玄参竹叶汤方、强心有效汤、贝母紫菀汤方),取得满意效果,是岭南地区防治流行性感染性发热性传染病特色疗法之一。
本系列验方全用植物性药品配合而成,药性和平,处方1剂,为成人轻症之1日量,中等症剂量增加二分之一(上午服1剂、下午服半剂),重症倍之(上午服1剂、下午服1剂)。病势危笃有虚脱之虞者,以处方之3剂为1日量(即以处方之1剂半之药量同一次煎,上午服1剂半,下午服1剂半)。处方4剂为1日之极量。老人及小儿该剂量因年龄而酌减,如属中等症或重症,则照成人中等症及重症所用之剂量而酌减。因本方全无毒性及副作用,宜用稍大之剂量。
治疗疾病非全靠药物,黄省三认为,亦可凭食养作为辅助。流行性感冒高热病人宜流质或半流质,每隔3小时可给予适量的米汤、豆浆,多吃水果、蔬菜,禁忌肥腻、腥臊。症状减轻、消失后,给予麦粉、米粥、糜烂之鱼、肉等半流食品,待病情稳定后,才逐渐吃普食。
黄氏流行性感冒系列方之一
流行性感冒有效汤方
连翘壳10克,牛蒡子10克,栀子皮9克,瓜蒌皮10克,冬桑叶10克,天花粉(瓜蒌根)10克,杭甘菊花10克,薄荷叶1克(冲服)。
用法:上药八味,除薄荷叶之外,以净水ml,同时纳入陶器内,放在炉上煎之(要用中等火候,不可过文过武),煎至ml,去渣,再将该煎成之药水煮沸,然后将薄荷叶放入有盖之瓷质茶碗内,即以该药水乘热注入,以盖覆之,约经10分钟以上。待其温度适合服食时,去渣,食前温服。或分2次温服。
功效:清热解表,泻火解毒
主治:无并发症之单纯型流行性感冒
适用范围:流行性感冒无并发症之单纯型,已有发生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脓性肋膜炎等合并症者,则此方不适用。
患本病之儿童往往兼有食已辄吐者,减去栀子皮,如每日腹泻三四次以上者,则牛蒡子之药量,亦须减少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黄氏以本方施与临床使用垂40年,察其治疗经过,显见此方有抗生素的作用,或植物性杀菌素的作用,故能杀灭病原体及解除菌毒,以收病因治疗之效。据统计,本方于发病第1日用之,在3~4日间治愈者达90%;于第2~3日用之,则大多数病例可于第5~7日间治愈。其效用不只能早期解热及缩短本病之经过,且能预防各种合并症发生,治愈后可无贻后证,并对于患者之精神体力可获短期恢复。但已有继发性传染而发生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脓性肋膜炎等合并症者,则此方不能使用,当以黄氏黄芩竹叶汤方或黄氏玄参竹叶汤方及其他适当之方剂治之。如已并发心脏衰弱者,则当以黄氏强心汤方相伍之,始能有效。
黄氏流行性感冒系列方之二
黄芩竹叶汤方
连翘壳10克,牛蒡子10克,栀子皮9克,瓜蒌皮10克,冬桑叶10克,天花粉(瓜蒌根)10克,杭甘菊花10克,薄荷叶1克(冲服),条黄芩9克,鲜竹叶21克。
用法:除薄荷叶之外,以净水ml,约等于大饭碗之两碗七分,同时纳入陶器(该剂不可用金属器制,尤忌用铜器),放在炉上煎之(要用中等火候,不可过文过武),煎至ml(约等于大饭碗一碗之七分),去渣,再将该煎成之药水煮沸,然后将薄荷叶纳入有盖之瓷质茶碗内,即以该药水乘热注入,以盖覆之,约经10分钟以上,待其温度适合服食时,去渣(将该药水滤过尤佳),食前温服,或分2次温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抗炎
主治:有并发症之单纯型流行性感冒
适用范围:本方对于流行性感冒并发呼吸道炎症者。流行性感冒合并之鼻窦炎、咽喉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多见于小孩)者,体温界于38℃上下,连续周余,咳嗽绵延,头部疼痛,或至第5病日仍发高热者,宜即以本方治之。对于因溶血性链球菌而致之产褥热病,本方也屡获奇效。
本方对于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杆菌及化脓菌(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之继发性传染而发生之鼻副窦炎,咽峡炎、脓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脓性胸膜炎、中耳炎(多见于小孩)等合并症者,可获满意之效果。如遇流行性感冒中毒型,或本病初起即发高热,或至第5病日仍发高热者,宜即以本方治之,以防其继续发生严重之合并症。本方对于因溶血性链球菌而致之产褥热病,屡获奇效。如已并发心脏衰弱(循环系衰弱)者。即当与黄氏强心汤方并用,始克有终。
黄氏流行性感冒系列方之三
玄参竹叶汤方
连翘壳10克,牛蒡子10克,栀子皮9克,瓜蒌皮10克,冬桑叶10克,天花粉(瓜蒌根)9克,鲜菊叶12克,薄荷叶1.5克(冲服),玄参21克,鲜竹叶21克,桑白皮10克,牡丹皮10克,青蒿3克。
用法:除薄荷叶之外,以净水ml,约等于大饭碗之两碗七分,同时纳入陶器(该剂不可用金属器制,尤忌用铜器),放在炉上煎之(要用中等火候,不可过文过武),煎至ml(约等于大饭碗一碗之七分),去渣,再将该煎成之药水煮沸,然后将薄荷叶纳入有盖之瓷质茶碗内,即以该药水乘热注入,以盖覆之,约经10分钟以上,待其温度适合服食时,去渣(将该药水滤过尤佳),食前温服,或分2次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解毒
主治:肺炎型流行性感冒
适用范围:流行性感冒肺炎患者,如肺炎双球菌、化脓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伤寒杆菌、疟疾原虫等之感染。
流行性感冒肺炎患者,呼吸困难,发绀,情势极为严重,并可合并有脑膜炎、胸膜炎等症者,死亡率15%以上,妊妇更甚,必须及早施治,不可至病势极端严重之时。
流行性感冒的肺炎型,本方可获满意之效果,至于肺炎双球菌性肺炎,或溶血性链球菌性肺炎,或支气管炎,亦获良效。本方对于伤寒病,如能于发病之第1周或第2周用之,则不只能使其经过缩短,早日获痊,且能防其发生之重笃之合并症。本方对于疟疾亦殊有效,但对累月经年之慢性疟,且有高度贫血及衰弱之症状者,则本方不能适用。如已并发心脏衰弱(循环系衰弱)者,即当与黄氏强心汤方并用,始克有终。
黄氏流行性感冒系列方之四
强心有效方
西洋参24克,麦门冬(去心)24克,炙甘草4克,大枣肉8克。
用法:先将西洋参一味用净水毫升(约等于大饭碗之两碗八分),同纳入陶器内,放在炉上煎之(要用中等火候,不可过文过武),煎至毫升(约等于大饭碗之两碗三分),再下麦冬等三味与西洋参同煎至毫升(约等于大饭碗一碗之六分),去渣,1次顿服,或2次温服。如为年龄幼小之患儿,或病势严重之患者,则于煎药时使其药液较为浓缩,并须分为多次进药(每次服1至2汤匙),以便内服。如未服本方之前,曾服其他药剂者,须隔4.5~5小时方可服本方。此药剂于煮沸时,往往有药液从煎药器之口溢出,此时须即将其盖揭去,使药液不致外溢,以免减低药效。服后胃肠道容易吸收,以食前温服为佳,如食后3小时进药,服药后经过1小时半至2小时以后然后用膳,亦殊为适合,但不可于食后未及1小时即服药,亦不可于服药后未及1小时即进食也。
功效:益气强心,养阴生津
主治:肺炎型流行性感冒重症者,心脏衰弱。
适用范围:急性心脏衰弱,尤其是各种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心力衰竭和虚脱,慢性心脏衰弱,及心脏机能代偿障碍等疾患。
黄氏在临床中体会到:凡高热不退之患者,虽未显示心肌衰弱之象,亦当合以“强心有效汤方”加以调护,该方益气养阴生津即有强心效果,及早用之,可避免心力骤然衰竭之变。
黄氏经常应邀会诊一些难治的心衰病人,感到毛地黄类易积蓄中毒,不能久服,而长期服用中药则效果甚佳,故又研制成“黄氏强心有效汤方”。黄氏的“强心有效汤方”更多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心力衰竭和虚脱。此时宜两方合用,即与治原发病之汤方双管齐下。本方还适用于在急性心脏衰弱之患者,此证之心脏机能不全,主为左心室不全之故,较之急性尿毒症尤为危险,所以往往突然发作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等现象,如果患者于前夜感觉胸部苦闷,呼吸困难不能仰卧,以坐位忍耐半夜或全夜时,则尤为严重,此时常有血压亢进,浮肿并不显著,通常存有水血证。如患者心脏机能不全已日趋严重,而此时更血压下降脉搏频数而微弱,则将为心脏心脏麻痹之先兆。本方还适用于慢性肾炎而并发心脏机能不全的患者。本方对于白喉病之早期血循环衰竭(必须与黄氏白喉有效汤并用),及白喉后心脏疾病。可获满意之效果。且本方有改进神经功效之能力,对于白喉性神经麻痹患者,无论早期或后期麻痹均可奏效。神经系统既受毒素之影响,随未显示心脏衰弱之现象,亦当加意调护。因本方有强心之效果,更可冀其避免心力骤然衰竭之惨变。
病案举例:曾治一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Ⅲ度心力衰竭的女性成年患者,住院月余,每日口服毛地黄维持,心率虽已减慢至正常范围,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有改善。黄氏见其喘促不能平卧,巩膜轻度黄染,口唇紫绀,虚里搏动应衣,腹胀,右胁触痛,下肢浮肿,舌暗淡苔少,脉迟结涩,认为是心阳虚衰,无力鼓动气血津液运行全身,治疗的关键是强心。但患者恶心呕吐,胃气不和,单纯强心恐不能取效,故在“黄氏强心有效汤方”加入法半夏9克和胃降逆,日进1剂,分2次温服。经l周治疗,患者心悸气促大为减轻,小便量多,食欲增进,右胁痛消,浮肿消失,心率70次/分,可下地行走,自理生活。
黄氏流行性感冒系列方之五
贝母紫菀汤方
川贝母12克,紫菀12克,小瓜蒌仁21克,瓜蒌皮10克,冬瓜仁12克,北杏仁9克,薄荷梗5克,生甘草2克。
用法:以净水(饮料水)ml,约等于大饭碗之两碗半,同时纳入陶器(该剂不可用金属器制,尤忌用铜器),放在炉上煎之(要用中等火候,不可过文过武),煎至ml(约等于大饭碗一碗之七分),去渣温服。
功效:润肺解表,止咳化痰
主治:感冒性气管炎(流感热退后,咳嗽者甚)
流行性感冒在经过中,往往有咳嗽症状,用上述之方剂疗治,病者解热后其咳嗽亦必消失。如本病解热已久咳嗽仍多而有气管炎的症状者,当以本方治之,以善其后。
黄省三是省港名医,学验俱丰,邓老多次提及要我们整理出版其书籍,近段时间流感又在广东乃至全国流行,此次流感与当时记载颇为相同,黄省三拟定的流行性感冒三型五方可供临床应用与研究参考。
注意
本文所列各方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原方用量改为克计,个别药物根据目前临床常规用法略有改动。供参考。
中医薪火相传,学术生生不息
年12月23日,广东省首个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中医研究机构——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在广州挂牌成立。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下设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传承研究中心、青蒿开发中心、全球清除疟疾研究中心、中医防治肿瘤研究中心、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中医药防治重病危证研究中心、学术咨询顾问委员会等7大机构。其中,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传承研究中心由邱仕君教授领衔组建新南方中医研究院邓铁涛师承团队工作室开展各项研究。
(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揭牌仪式合照)
作为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继承人和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的首任院长,邱仕君教授表示,研究院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作全面整理、传承与弘扬。“研究院探索的是中医药产学研新路子,借助企业搭建平台,更好地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邱仕君表示,希望打造一个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样本”,继而推广至广州甚至广东省内名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以教育培训、科普讲座、线上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医药服务,尤其是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接下来,新南方中医研究院将以中医、中医研究为中心,进一步挖掘和发扬中医辨证论治精髓和临床有效经验,整合全国名中医专家资源,重点发展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十大疾病中医药有效方药的研究,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创新提供技术、人才、平台的支持。在此基础上,研究院拟聘请一大批数据和统计分析的专家,利用现代科学、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古典医籍、名老中医的药方等中医基础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挖掘。
供稿: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
撰稿人:刘成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