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警惕儿童听力健康的隐形杀手中耳炎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20-1-15

连日来,天气变冷,一不小心着凉了,抵抗力比较低的小孩就容易“中招”——感冒。

3岁的豆豆不小心感冒了,总是打喷嚏、流鼻涕,熬了一周后,感冒总算好了,但豆豆的耳朵又出了问题。他总是说耳朵疼,里面老有“嗡嗡嗡”的声音,老喜欢用手掏耳朵。医院检查,最后诊断结果是,豆豆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

医生说由于天气原因,加上空气质量不佳,儿童很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进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最终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

5岁以下儿童容易患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中耳(包括鼓室、乳突、耳咽管和鼓膜)范围内的急性和慢性病变。急性中耳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5岁以下儿童易患中耳炎,2岁前尤其是半岁以内的婴幼儿最易“中招”。

小儿中耳炎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不仅会造成孩子耳膜穿孔、听力受损,还会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甚至颅内感染,危及孩子生命。

擤鼻涕方式不对是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都是由于擤鼻涕姿势不对造成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是耳朵里面的咽鼓管阻塞,正常情况下,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唯一管道,维持中耳内外气压基本相等。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的气体被黏膜吸收,耳内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产生问题。

“通常咽鼓管的肌肉是闭合的,如果擤鼻涕方式不对,压力变化就会将这些肌肉打开,液体从鼻子进入耳朵,造成中耳炎。”邓安春提醒父母,千万不要拿纸巾整个捂住孩子的两个鼻孔擤鼻涕,而应该捂一边鼻子擤另一边,两边轮流交换。

小孩儿患上中耳炎都有哪些征兆?

小儿急性中耳炎一般都有先兆,家长要学会辨认。当孩子出现持续低烧或突发高烧、食欲不振、抓挠耳朵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哭闹、躁动不安,异于往日表现时,家长医院接受检查。

当有感冒病史的孩子老说耳朵闷,经常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或者看电视总要调大音量的时候,家长就要警惕了。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症状比较隐蔽,一般没有耳朵疼痛的症状,主要只是引起听力部分减退和耳闷;而且通常患者年龄较小,不会表达,导致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婴幼儿:对周围声音反应差,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反复抓耳,易激惹;学龄前儿童: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学龄儿童:上课时听不清讲课内容,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因此,在门诊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听力已经受到明显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异常,慌乱中带孩子就诊,但此时已经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如果家长发现患儿有以上异常现象,医院就诊。

孩子得了中耳炎是不是一定要治?

医院治疗中耳炎的孩子不多呢?这是因为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性。当孩子感冒好了,自身免疫力上升时,一部分孩子就会自愈,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即便感冒好了,中耳炎还存在,如果不及时发现就会变成慢性中耳炎。

预防小儿中耳炎的办法

对于中耳炎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结合鼓气耳镜、耳内显微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和治疗。在给予有效治疗前,家长们应对患儿严密观察。

提高婴幼儿抵抗力

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

养成正确的喂养体位

半岁内患上中耳炎的孩子中,50%是因呕奶、呛奶污染了咽鼓管所致。

所以,以母乳喂养孩子的妈妈,要养成正确的喂养体位,不要平躺着喂奶。宝宝吃饱后,家长应及时将其抱起让他打嗝,防止孩子呕奶污染咽鼓管。

看护好孩子

家长要看护好孩子,防止小朋友间的玩耍引起耳膜穿孔等外伤。

养成良好的清洁耳朵习惯

家长要帮孩子培养良好的清洁耳朵的习惯,切勿用火柴头等不洁物品为孩子除耳垢。

                







































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5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