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遗半面痉挛抽抖二十五年;女,46岁,自述25年前曾因外感风寒患上了面神经麻痹,右侧面部口歪眼斜,持续约一月有余,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口歪眼斜有所恢复,仍存留右侧面部眼角和口角间歇性痉挛抽抖,主要在神经兴奋性高涨时,气候气温变化时,痉挛抽抖加重,面肌抖动频率与发生的紧张状态成正比,25医院诊治,也呈采用过多种针法和药物治疗,仍未得到缓解和有效的治疗,内心很是苦恼,因此也错过了谈婚论嫁,近十年来自己也祘是放弃了,最近听别人议论说相家诊所有一种新针法很神奇,能治疗很多奇怪的病,报着试试看的想法,患者前来我诊所就诊。
查体;状态好,身体略胖,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心肺正常,四肢活动自如,局部所见,右侧面部在静止状态下右眼外角和右口角轻微抖动,嘱其鼓气及开闭眼时,右侧面部肌群整体抽动,右眼外角及右口角为显,右侧外眼角开闭眼时抽动加重,右侧口角也随之向上抽抖,平时,时而抖动,时而抽动,时而仃止,整个面部肌群向下垂斜,面部左右失衡,测试面部温觉,右侧偏凉,测试触觉时,右侧面肌反应迟钝,神经反应能力降低,鼓气时右侧腮肌张力差,闭眼反射时右眼闭合不严,前额抬头纹试验,右侧眉上反应能力减弱,
脐诊;脐形呈倒三角形,离位凹陷,皮色暗红,触及到有痛感,巽位皮色变白有一点状丘疹,触及不痛,皮温凉。
针法;取0,25乂0,25针,每次留针55分钟。
(1)山泽通气十巽位打枪5天。(2)巽、离、坤打枪十艮5天。(3)左降巽、离打枪5天。
治疗效果;施针5天后,患者自述右侧面部从额头至右眼角及右口角处烧灼感明显,带有疼痛,时而有蚁走感,施针第二个5天后,患者自觉右侧面部烧灼感和痛感明显见轻,右侧面部偏侧面肌肉见松驰,嘱病人回家后自行右侧面部热敷,按摩,禁食冷辣食物。施针第三个5天后奇迹出现了,右侧面部的烧灼感和疼痛感消失了,皮温、触觉及神经反射刺激基本恢复正常,右侧面部眼角,口角及面部肌肉痉挛抽动基本消失,时有过度生气激动时还有微动,患者本人及家属非常满意,感谢解除了几十年的心病,使之笑对人生,
面瘫后遗症立效;男,50岁,13年面瘫,至今仍觉左侧面部及嘴角有拉扯感,后又经著名御医中药治疗未有改善。
脐针;根据脐型针右降五针兼打枪,面部拉扯感立刻缓解,自述恢复70%,连称神效。二次脐针治疗后痊愈。后随访,未复发。此例连我也觉得奇怪。只能感慨病治有缘人吧!
面瘫后遗症;聊天的时候,老板娘说起她的右眼,几年前面瘫,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好了,但是右眼皮抽搐、往下耷拉,遮住了半个眼睛,说是找了很多专家都没治好,有个专家说需要手术,手术费起码4万。呵呵,几天没接触病人手有些痒,既然是她提出的,我让她露肚脐给我看,正好巽位条状发白、附近有黑痣,对着黑痣打枪,让她不停抚摸抽搐、下垂的眼皮,一分钟不到,我已经看到她的眼皮恢复正常,让她自己去照镜子,她看到自己的眼睛大喜,
嘱她再继续按摩眼皮巩固疗效。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临床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格林-巴利综合征可有周围性面瘫,但多双侧性,有对称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分离现象。
2、各种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及病史。
3、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大多起病较慢,且有其他颅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表现。
病因: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病变耳部带状疱疹、脑膜炎、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3)肿瘤;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颈静脉球肿瘤。(4)外伤;颅底骨折、面部外伤。(5)中毒如酒精中毒。(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7)血管机能不全。(8)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周围性面瘫与面神经损伤有关。面神经是人体内居于骨管中最长的神经,也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神经。“周围性面瘫病因较为复杂,因为面神经很长,比较容易受累,其行走经络的任何病变都可导致面瘫。”在很多人看来,能患上周围性面瘫的人都是年老体弱者。实际上,年轻人也可能患上面瘫。“有些年轻人喜欢通宵上网,有的白领则是需要工作到很晚,这时面瘫也可能找上门来。要知道,人如果承受较大的压力,劳累过度休息不足,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对于某些疾病自然就没有足够的抵抗力了。而人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患各种感染疾病,周围性面瘫也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的如疱疹病毒,很多此病患者患侧耳前或耳后出现疱疹,甚至出现听力异常。
面瘫注意事项;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不能用冷水洗脸,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服用药的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忌食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在诊断这个病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为什么我们说的是周围性面瘫,这是相对于中枢性面瘫而言的。不是说中枢性的我们就不治,中枢性的相对更难治,未在本文所说。以后有机会我们另起一个主题讨论。
判断是不是周围性面瘫,可以使用1/2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把一张脸分成左右各一半,为1/2.判断的点设置为嘴角和眼角。即病变同时累及同侧眼角嘴角的为1/2,只累及单侧眼角或者单侧嘴角的为1/4.1/2的多为周围性的,属于我们此文所说的的病例;1/4的多为中枢性的,不在本文之例。
治疗此病,我使用的脐针处方很简单,就2针;一针坎,一针巽。为什么这样使用,可以参考下边我和一位朋友讨论的对话:()脏腑点穴手;今来一面瘫病人。左侧,我取:乾,震,巽,离下脐针,健侧取合谷,患侧脸埋皮内针。您治如何取穴思路?()海天工作室;呵呵,我治疗面瘫使用脐针很简单。坎+巽ok。为什么?面瘫的病因不外风寒。风-巽寒-坎。如此而已。()脏腑点穴手;面部肌肉也可取坤。()海天工作室;面部肌肉不一定就是坤所主之肉,也包括筋。()脏腑点穴手;洛书头面取离,火温通经络。()海天工作室;还是从病因入手求于本,简洁大方。扎巽就是补离火。因为风胜湿,扎巽也调健于脾。扎坎;1者寒落于坎,2者巽得坎助,方为有根。3者上病下治。()脏腑点穴手()经典,精也。
病例总结,从年1月1日至今,以脐针治疗为主的共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39例。多数患者5到14天痊愈。其中,在他处治疗3个月以上未效而转来的患者8例。治疗时间偏长,最长的治疗了4个月左右。39例中,痊愈37例,无效2例。无效病例回顾:病例01雷,男,28岁。头部肿瘤术后出现面瘫,考虑手术损伤面神经所致。病例02.罗,女,67岁。带状疱疹后出现面瘫,基础情况差,迅速全身多系统病变,恶化,死亡。
个人体会,脐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虽仅两针,但也切实反映了对因对位治疗,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全面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近期远期疗效确切。治疗优势:不手术、无需长期服药、改善循环、扶正止痉,起效迅速;绿色治疗、安全无痛、无副作用,全面调节、标本兼治、杜绝复发。
()脑瘤所致,属于有器质性问题的头部疾病,当在乾位去求证,,如果在乾位找得到反应点,那就可以下手,个人感觉,有是点,治是病。这是最快的。可惜的是,同样一个肚脐,很多人找不到反应点,还是看的少了,去琢磨的少了的缘故。齐老师说,没有十全十美的肚脐,这句话引申开来,就是没有没有反应点的肚脐。每个肚脐都有反应点,只是我们的眼睛的功夫,心灵的功夫不到位,不一定找得出来。
右侧顽固性痉挛性面瘫患者;男43岁。患者约在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面部肌肉松弛,眼裂变窄,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泪,流口水,眼裂增宽,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医院住院治疗,输液,中药,针灸等办法都用过,疗效甚微,一直存在着原来的症状如流眼泪,头面部的紧缩感及不适自己说难以形容,经朋友介绍给予治疗五次以上症状全部消失,
针法:第一次用的四正位先扶助正气,第二次用的四隅位,后三次针健脾三针(巽,离,坤)加坎,巽位打枪,共计5次痊愈。
感恩各位的赞赏
感恩各位赞赏!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