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对外界声音无反应,耳朵不流脓,耳不痛,却听力下降。这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又叫渗出性中耳炎或者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腔有积液,无急性感染者症状和体征。在儿童中发病率很高,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家长应高度警惕,及时观察治疗。
相对于其他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症状比较隐蔽,多数除听力部分减退外,其他症状如耳痛等不明显,加之儿童不能准确表达,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而被忽视。
专家提醒,分泌性中耳炎多在孩子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多为耳闷胀和闭塞感、耳鸣,摇头可听见水声,只有少数孩子可能伴有轻微的耳痛。
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痊愈率
由于没有疼痛,婴幼儿往往不会表现出任何行为异常。当孩子出现对周围声音反应差,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抓耳、易激惹等;学龄前儿童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时,此时往往听力已经受损。
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高对病症的认识,当孩子在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时,医院检查。经过药物治疗,90%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3-6个月内会痊愈,如果经过3个月的观察,药物治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需要接受鼓膜切开置管术。
预防提醒:
平时要加强孩子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刺激,避免接触烟雾等不良气体刺激呼吸道。
擤鼻涕时勿双手同时捏紧前鼻孔用力擤鼻涕,应该按压一侧鼻孔轻轻清理鼻腔的分泌物;婴幼儿喂奶时,应注意不要头部太低;不要让孩子躺着吃奶。鼓膜置管期间应避免耳道进水,以防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