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发病症状 >> 正文 >> 正文

第三十二期中耳炎,看中医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8-3-4

50岁的李女士来到诊室,说自己有慢性中耳炎病史,最近又估计复发了,老是感觉耳朵里面嗡嗡的响,有时还有渗出液。对于中耳炎,李女士一向坚持看中医。因此本次发作,仍然选择中医门诊。

案例回放

案例回放

李某,女,50岁,-06-24,初诊。

素有慢性中耳炎病史,近日复发。自觉耳鸣,外耳道可见少许渗出液。

伴有手足不温。苔白厚腻,脉沉细。

小伙伴们,本期我们来讨论一个五官科的医案,慢性中耳炎。期待大家的精彩见解!

学生处方

01

自拟方(一)

此病位在肝胆,手足不温,脉沉细,此四逆也,法四逆散透邪解郁理肝脾,苔白厚腻,为湿浊内蕴,辨病中耳炎者可拟温胆汤加减。又患者耳鸣,重用磁石以聪耳。

拟方:

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法半夏8g,陈皮6g,磁石20g(先煎),茯苓15g(4副),水煎服。

02

自拟方(二)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中,尤以足少阳胆经与耳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则易导致耳鸣之状,参其舌脉诸证,患者脾肾阳虚症状亦显,故治疗需兼顾脾、肾、胆,以温肾阳、益肾精、补脾气、祛湿浊为法,融“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思想于方中,重用煅龙牡以针对患者耳鸣之状,以金匱肾气丸合温胆汤加减,同时加入健脾祛湿之药。拟方:熟地12g,山药20g,山茱萸9g,茯苓6g,桂枝6g,附子6g,苍白术各6g,陈皮6g,半夏6g,煅龙牡各15g,炙甘草6g(7副),水煎服。

03

自拟方(三)

患者素有慢性中耳炎病史,迁延日久,推测其可能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参其舌脉,知其脾肾阳气不足,脾虚运化失职,痰湿内生;阳气推动乏力,温煦失职,则手足不温。愚以温阳祛湿,解毒排脓为法。

拟方:

全当归10g,黄芪8g,白术10g,陈皮10g,茯苓10g,赤芍10g,柴胡8g,川芎10g,连翘10g,桔梗10g,金银花10g,甘草6g(7副),水煎服。

外治可选新安医家的滴耳油: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与冰片相兑滴耳。

还原处方

陈皮,法半夏,茯苓,枳壳,竹茹,菖蒲,郁金,藿香,胆南星,浙贝,升麻,藁本,生苡仁,鸡血藤,炙甘草(7副),水煎服。

二诊:-07-01服药后左耳耳鸣、闭气之症好转,但仍有少许渗出,舌苔白厚,但较前为减,脉仍沉细。守方,前方加磁石先煎。

三诊:-07-08患者自觉渗出、耳鸣、闭气之症均有好转,舌苔明显变薄,脉仍沉。守方续服七副。随访,诸症得愈。

按语分析

从经脉循行考虑,耳鸣耳聋疾患,多与肝胆肾有关。同学们对脏腑定位基本都是可以把握的。结合本案患者,四诊合参,因外耳道可见少许渗出液,又有苔白厚腻。辨证为痰阻耳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温胆汤为主方,配菖蒲,郁金,藿香,胆南星,浙贝加强化痰开窍之功;风药升麻,藁本合生苡仁,鸡血藤,共奏升清降浊之旨。

此外,患者虽伴有手足不温,脉沉细,可能是阳气郁遏,不达四肢,筋脉失养所致,因此治疗之初不必过多考虑温补治法。

二诊时,诸症好转,效不更方,加入磁石,入肝肾经,聪耳明目。三诊守方,以固疗效。

此外,芹芹同学提出的外用治法值得提倡,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内外合用,可以增强临床疗效。

文献导读

1关于阴阳升降出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实六腑。”

2关于温胆汤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9:“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0:“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③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少阳、阳明药也。橘、半、生姜之辛温,以之导痰止呕,即以之温胆;枳实破滞;茯苓渗湿;甘草和中;竹茹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肺金即所以平肝木也。如是则不寒不燥而胆常温矣。”

方歌助记

(一)温胆汤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养生知识

中老年预防保健

■■■■■

小儿慢性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1.垫高枕头   对于一周岁以上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比平时厚一点的枕头将头部垫高即可。

2.卧室使用喷雾加湿器   空气干燥会引起鼻腔干燥甚至发炎,造成咽鼓管肿大、阻塞,从而造成中耳炎的发生。要值得注意的是,加湿器必须要保持清洁,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另外,你也可以采用以温热的毛巾为宝宝敷鼻子以减轻鼻腔的肿胀和阻塞。

3.尽量少含奶嘴   现在很多父母喜欢让宝宝平时含个奶嘴在嘴里,这种小道具虽然能让孩子保持安静,但实际上却会大大增加孩子感染中耳炎的危险。研究发现,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到咽鼓管,无论您选用的奶嘴采用了多么先进的工艺技术,都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宝宝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4.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   如果宝宝的年龄和能力允许的话,应该教会他自己用手帕或纸巾经常擤鼻子;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可以用医用吸耳球帮宝宝吸除鼻腔中黏液。

5.注意拧鼻的方法   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例拧完,再拧另一侧。或者将手帕、卫生纸放在鼻前方,不压鼻孔,用手轻轻扶放在鼻两侧,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拧在卫生纸或手帕中。如果鼻涕过于粘稠,不易拧出时,可以滴用麻黄素药液,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鼻道增宽,然后再拧,就容易将鼻涕拧出了。

6.预防错误游泳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但若没有利用正确的方法去进行游泳,是会有危害的。游泳时一定要用嘴巴吸气,用鼻子出气,不要让水进入鼻咽部,跳水时利用外耳与水面接触,双手应先入水,游泳时需要睁眼,以此保护耳朵,减少中耳炎的发病率。

7.预防急性传染

  一般急性传染是会引起中耳炎的,包括脑膜炎、中毒性菌痢、肺炎、流感等,细菌进入鼻咽部或通过血液引起的感染病,都会引起中耳炎,因此需要及时治疗这些感染病,增强抵抗力,减少引起中耳炎的机率。

8.预防邻近器官

  对于中耳邻近的器官也要做到预防,鼻咽部是需要保护的,如果这些器官发生了病变,例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都会并发中耳炎。

版权声明

本平台作品为“大医精诚CM郜知天下”原创,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禁止其他网站及个人匿名转载。欢迎您对本平台内容进行学术、临床交流,也期待您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的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皮肤病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2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