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理发展过程:
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洗澡时耳部不慎灌水、鼻窦炎和腺样体炎急性发作时擤鼻不当、全身疾病和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常常引起中耳反复感染,这种炎症损害不仅导致鼓膜穿孔,还常常累及到鼓室、鼓窦、咽鼓管和乳突的粘膜及骨质。
——早期,炎性病变局限在鼓膜和鼓室,抗感染治疗后可以停止流脓很长一段时间,患者仅有鼓膜穿孔和听小骨可逆性炎性病变所致的轻度听力减退。
——中期,炎性肉芽形成并累及到鼓室、鼓窦、咽鼓管和乳突气房,此时,抗感染治疗后仍偶尔流脓。虽然有的患者没有流脓的感觉,但是,他们常常出现耳痒。这是因为中耳脓液少,湿润的鼓室常常合并霉菌感染所致。此时,患者仅有鼓膜穿孔、听小骨活动受限所致的轻、中度听力减退和反复耳痒。
——病情进一步发展,炎症导致听小骨活动明显障碍甚至听骨链固定,有的患者还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此时,患者出现鼓膜穿孔和中度听力减退,偶尔耳鸣。
——病情迁延反复发展,炎症波及到内耳可出现混合性耳聋,此时患者才感到听力明显下降。同时,炎性硬化灶逐渐形成(中耳炎后遗症之一,又名:鼓室硬化症)并包绕听骨链、甚至侵犯到卵圆窗和圆窗。此时,患者不但鼓膜穿孔,还出现中重度、重度混合性耳聋及明显耳鸣。如果胆脂瘤形成并破坏听小骨和周围骨质,患者还会出现耳痛、头痛、脓中带血、甚至面瘫、眩晕、全聋而影响工作生活。
如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的患者仅有鼓膜穿孔和轻度听力减退。在积极控制感染干耳3月后,尽早进行鼓室探查和鼓膜修补术是最佳选择。因为,在中耳炎的早期阶段,不但手术范围小、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低,更重要的是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能达到干耳不流脓。因为完整的鼓膜阻断了经外耳道诱发中耳感染的途径,患者不必再担心因耳道灌水而反复引起中耳感染;手术最有意义的是能有效提高听力。
中期或中期以后的中耳炎患者,由于病情迁延反复,手术治疗以清除听骨链、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周围病变为主,酌情进行自体或人工听骨听力重建+修补鼓膜手术。因此,随着病情的加重,手术范围逐渐扩大,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风险明显增加,手术前后治疗费用有所增加,术后听力是否提高或听力提高的程度不但取决于手术医生的技术,还取决于中耳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听骨链病变的程度,以及术前是否存在病理性连接。
综上所述,医生常常建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该在控制感染后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医院预约挂号方法网络预约:登医院白癫疯病石家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