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医院
传承精髓推动中医药中风防治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增加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中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中风又称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
“目前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例新发脑卒中患者,每21秒钟就有一人因此病逝,且近年来脑卒中在我国已经呈现年轻化发病趋势。预防脑卒中、呼唤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迫在眉睫。”王拥军教授在全球第八个“世界卒中日”活动致辞中如是说。
中医药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中医药在中风防治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中风病因病机认识可将其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的“外风论”为主;宋至明清以“内风论”为主。中医理论认为中风病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多由风、火、痰、气、癖、虚等病理因素引起。《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根据病症将中风划分为中风急性期、中风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
中医药在中风防治优势明显
两千多年来,中医药在中风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辨证论治是其精髓所在。经过历代医学家的积累沉淀后,中风病辨证论治的方法很多:按疾病分期进行治疗,如将中风病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有按主症(如神志障碍、肢体偏瘫、语言不利等)进行治疗的;还有按病因病机分证进行治疗的。此外,还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学秉承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使中药复方在中风治疗中功不可没、独树一帜。
临床普遍认为,中风恢复期是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关键时期,对病人功能锻炼和恢复有重大影响。这段时期的治疗对患者今后生活质量改善具有关键作用。相比于中风急性期,这段时期患者已暂时渡过危险期,但仍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并且伴随复发的可能。相比于中风后遗症期,在恢复期适当调养和治疗,病情会取得逐渐好转,部分病人可望痊愈,是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时期。中医药学对于中风病恢复期从病机到治疗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方面公认具有优势,相应中药的治疗效果得到临床广泛认可。
通讯员:内二科方佳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