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秋意绵绵!随着气温波动性走低,我们耳鼻喉科门诊经常会接诊一些焦急的家长抱着孩子而来,往往表现为孩子说耳痛或者用抓耳朵。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
什么是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多数由细菌的急性感染引起。所以往往孩子伴有感冒和发热。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使听力下降,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宝宝儿童容易被忽略其实如果家长焦急的带孩子来就诊,至少说明孩子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但是很多时候宝宝们说自己耳痛后往往很快能自行缓解,家长如果忙碌,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再次询问孩子如果说不疼了,就容易忽略这一情况。但是虽然宝宝们耳痛缓解了,但是鼓膜和中耳腔的炎症未能得到控制,容易导致积液生成,迁延不愈。
如何早期及时发现急性中耳炎?其实如果对一些蛛丝马迹加以足够的重视,完全可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如果发现以下几个典型症状就需要立刻来耳鼻喉科门诊就诊:
1.耳痛:可表现说耳痛或者用手指着耳朵哭吵。
2.听力下降:患儿家长呼唤患儿反应迟钝,看电视要调大声音,学习时精神不集中。
3.耳闷和耳鸣:孩子往往表达不清,简单的说耳朵不舒服。
中耳炎如何治疗呢?一旦耳鼻喉科门诊确诊,则需积极治疗,关键点是:控制感染,改善中耳通气、引流,清除中耳积液。
1.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全身应用足量的抗菌素控制感染,需要7-10天。此外还包括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麻黄碱滴鼻液/鼻用激素、粘液促排剂(如沐舒坦,欧龙马等)等。鼻部炎症的治疗是重点!
2.鼓膜置管:一般来说积极治疗后病情迁延不愈3月以上,自愈几率就非常小,此时需要鼓膜置管手术。
预防治疗小贴士1、预防的关键是防止感冒和耳朵进水!如果在恢复期感冒或耳朵进水,相当于中耳还没有从前一次炎症的打击中恢复又要遭受病菌从鼓膜或沿着咽鼓管再次侵袭,容易导致疾病转为慢性,反复发作。
2、定期随访至关重要:治疗的终点绝对不是耳痛消失。一定要定期随访,行声导抗检查,直到积液消失,中耳压力恢复正常为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