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初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健康科普警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7-10-28

耳鼻咽喉科主任张爱华教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也有称之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等不同名称。因其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好发,发病率很高,为儿童耳鼻喉最常见疾病。

儿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与小儿特殊的鼻咽部解剖结构及其发育进程有关。新生的宝宝和发育成熟的成年人相比,其咽鼓管相对较短、宽而平直,鼻咽部的分泌物易经咽鼓管逆流进入中耳引起炎症。新生儿哺乳不当容易逆乳,特别是取平仰卧位用奶瓶人工哺养者,逆乳时乳汁留积于鼻咽腔,往往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由此引起的主诉多为耳闷胀和闭塞感、耳鸣,摇头可听见水声,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极少数人可以伴有轻微的耳痛。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活动度降低,鼓膜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有时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听力学检查典型的听力图呈存在气导和骨导差的传导性耳聋。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由于发病期其症状比较隐蔽,多数除听力部分减退外,其它症状如耳痛等不明显,加之儿童由于表达交流的原因,经常主诉不清,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而被忽视。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时,婴幼儿往往不会表现出任何行为异常,学龄前儿童最经常的表现是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但家长往往误认为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不予重视;学龄儿童则以上课时听不清讲课内容,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为主要表现。在其听力受到影响明显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率,婴幼儿的自愈率更高。在给予有创治疗前患儿应该严密观察随访,保守治疗至少3个月。对于非高危患儿,家长也应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复查时进行耳镜和鼓室压图检查即可。而久治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引起永久性传导性耳聋或感音神经性耳聋。

张爱华佳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主导师、耳鼻咽喉教研室主任,耳鼻咽喉学科带头人,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任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耳鼻咽喉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康复医学会黑龙江语言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泛亚地区整形美容外科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耳鼻咽喉科医师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佳木斯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内领军人才”。擅长喉部肿瘤手术、耳显微外科手术、鼻内窥镜手术、腔镜手术及喉显微手术。在她的领导下耳鼻喉科引进了先进医疗设备,率先开展了电子耳蜗植入手术,鼻内镜鼻、鼻窦及颅底手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咽喉微创手术、CO?激光喉显微手术等新技术,眩晕病的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特殊治疗,电子动态喉镜检查及嗓音分析,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同时也填补了我省东部地区在该治疗领域的空白。获得佳木斯大学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称号,完成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一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7项。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佳木斯大学教学科研项目5项。撰写专业著作3部,曾发表国家级杂志教学、科研论文10篇、省级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在全国、省级学术大会发言10余次,每年数次外出培训、学术交流、进修学习,补充新知识、新理念,掌握国内外新动态,不断开展新技术。科室







































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