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不治疗可能导致中耳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小儿鼻炎不治疗可能导致特殊“腺样体面容”,面骨发育障碍,影响容貌和智力发育。如何调理鼻炎,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今天,杏林君将从中医的角度跟你仔细说说。
一鼻炎是什么
鼻炎,顾名思义,就是所有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发生的炎症。
二鼻炎的危害
1.易致中耳炎,甚至丧失听力
鼻炎不及时治疗易变成中耳炎。因为鼻子和耳朵通过咽鼓管相通,正常人这一管道在吞咽、打哈欠、打喷嚏等动作时开放。
当下鼻甲肿胀或肥厚时压迫咽鼓管,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瘀血,使鼓室内积液,出现听力下降、耳鸣、闷塞感等症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另外细菌侵入鼓室,易导致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剧烈的耳痛、耳鸣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鼓膜穿孔、耳朵流脓、甚至可能丧失听力。
2.可能并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梗死等
鼻炎的并发症有哮喘、高血压和心血管等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留意。因为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关键是保证心脑供氧,而鼻炎会影响心脑供氧。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作者单位: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12期指出:鼻炎患者下鼻甲肥大,睡眠时氧气不足,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脑梗死、高血压、突发心脏病等。中老年人机体反应慢,慢性鼻炎引起的呼吸暂停症可危及生命。
3.导致咽炎、扁桃体炎、甚至影响小儿智力和面容
鼻腔的化脓性分泌物从鼻咽部向下流注,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小儿因抵抗力弱而更易引发。小儿鼻炎易并发腺样体炎、鼻窦炎、咽炎、支气管炎。
而且小儿鼻腔炎容易引起急性腺样体炎,时间一长导致腺样体肥大,易出现特殊“腺样体面容”,面骨发育障碍,影响容貌、影响智力发育。
4.削弱保护功能,导致器官损伤
鼻黏膜有重要的保护功能,空气中的小颗粒进入鼻腔,落入黏膜表面的黏液毯中,随纤毛的运动被送往咽部吐出,达到清除目的。黏液毯中有溶菌酶、干扰素和分泌性抗体等,能起到杀菌和清洁作用。
鼻炎发生后,鼻黏膜的正常分泌功能减弱或消失,空气中的灰尘、病毒、细菌越过第一屏障直达咽部、气管、支气管,易造成相应组织、器官的损伤或感染。
三鼻炎的病因和症状
鼻炎主要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不同类型的鼻炎形成原因也不相同,杏林君将为大家一一解说。
1.急性鼻炎
病因:多因气候变化,寒热不调,或生活起居不慎,过度疲劳,坐卧当风,风邪侵袭鼻窍而为病。因风为百病之长,常夹寒、夹热侵袭人体,故又有风寒、风热之分。
●风寒型症状:鼻黏膜肿胀淡红,鼻塞较重,喷嚏频作,涕多而清稀,讲话鼻音重,头痛,恶寒,发热轻,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浮紧。
●风热型症状:鼻内黏膜红肿,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喷嚏,涕黄稠,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咳嗽,咳痰不爽,口渴喜饮,舌质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2.慢性鼻炎
多与肺、脾二脏功能失调及气滞血瘀有关。慢性鼻炎多因正气虚弱,伤风鼻塞反复发作,余邪未清而致;鼻窍及其邻近病灶的影响,不洁空气,过用血管收缩剂滴鼻等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肺脾气虚,邪滞鼻窍型
病因:多因久病体弱,耗伤肺卫之气,致使肺气虚弱,邪毒留滞鼻窍而为病。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病后失养,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湿浊滞留鼻窍而为病。
症状:交替性鼻塞,或鼻塞时轻时重,流稀涕,遇寒时症状加重,头部微胀不适。鼻内黏膜肿胀色淡。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或稍厚,脉缓或浮。
●邪毒久留,气滞血瘀型
病因:肺经蕴热,壅塞鼻窍:伤风鼻塞失于调治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邪热伏肺,久蕴不去,致邪热壅结鼻窍,鼻失宣通,气息出入受阻而为病。
或者邪毒久留,血瘀鼻窍:伤风鼻塞失治,或外邪屡犯鼻窍,邪毒久留不去,壅阻鼻窍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病。
症状:鼻甲肿胀色暗,呈桑椹样,鼻塞无歇,涕多或黄稠、或黏白,嗅觉迟钝,语言不畅,咳嗽多痰,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3.过敏性鼻炎
病因: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出为嚏。它分为肺气虚弱型、肺脾气虚型、肺肾两虚型。
●肺气虚弱型症状:鼻痒、喷嚏、继则流清涕,嗅觉减退,鼻腔黏膜呈淡白或暗灰色水肿。平日恶风,怕冷,易感冒,每遇凉风即发作。并见倦怠懒言,面色淡白,动则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肺脾气虚型症状:鼻痒、鼻塞较重,继而喷嚏,鼻涕清稀或枯白,淋漓而下,嗅觉迟钝,鼻腔黏膜苍白或灰暗,双下甲黏膜肿胀明显,鼻腔内有清稀或黏性涕,平素常感头重、头昏,神疲气短,畏风寒,纳差,腹胀,便溏,舌边有齿痕,质苍白,脉浮缓。
●肺肾两虚型症状:鼻痒、喷嚏连连,清涕长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内流清涕。兼见形寒肢冷,面色发白,头冷痛,咳嗽痰稀,腰酸腿软,尿后余沥,夜尿多,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四有鼻炎千万不要这样做了
1.打喷嚏别捂嘴,可能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打喷嚏是受凉感冒、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发的一种反应。但打喷嚏捂嘴是有害的。
因为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管道,它维护着中耳和外界的压力,当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时,打喷嚏如果捂嘴,就会使咽喉部的压力增高,细菌容易由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
2.起床后别叠被,可能加重鼻炎
人在睡眠过程中所产生、分泌的代谢物不时的从全身的皮肤毛孔、呼吸道或肠道等途径排出体外。
在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种,这些废气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可能加重鼻炎。起床后应将被子翻过来并打开窗,让空气内外对流,10分钟后再叠被子。
五调理鼻炎这么做
1.饮食疗法
一般流黄浊样鼻涕饮食以清淡为宜,勿食辛热煎炒食物;
一般流清鼻涕,面色苍白者,多体虚,饮食勿过苦寒、生冷,饮食疗法可适当温补,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2.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干燥空气常影响鼻黏膜的生理功能,鼻黏膜干燥,纤毛活动停滞,易使病毒、细菌侵袭致病。
要保护好鼻黏膜,就要使居室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可在室内摆放几盆鲜花,调节空气湿度。床头可摆放薄荷油,有祛病毒的功效。
3.调理鼻炎小妙招
保持鼻腔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助于维护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可以用湿热毛巾将鼻子、嘴巴整个敷住,持续10~15分钟,或者用熏蒸仪,可以缓解鼻塞。
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劳夫博士提出用“鼻腔加热器”。方法是用杯子盛上热水,脸靠在杯口。他认为把加热到42.8摄氏度的蒸气输入鼻腔,可以杀死流感病毒。
因为流感病毒在这种温度下无法继续生存,已经被感染的细胞也将死亡,死亡了的细胞还会释放溶酶体进而杀灭流感病毒,从而降低鼻炎的发生率或减轻症状。
4.三伏灸调理鼻炎事半功倍
艾叶以火灸之,“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透诸经而除百病。”(出自《本草纲目》,李时珍)。艾灸在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本等方面一直效果显著,更是各种虚、寒症必备的治疗方法。
鼻炎患者大多正气不足,体内阳气较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平时调理鼻炎较难。但是,“三伏”是一年中天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此时,外界是暑热骄阳,人体内是经脉气血运行充盈,这时体内的阳气最容易升上去,积寒最易被赶出来。
此时再施以艾灸,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扶正驱邪,调整阴阳,从而减少或彻底根治鼻炎,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I版权声明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9月15日-成都)新吾蝶腭神经节针刺法治疗鼻炎、针灸养血润目法治疗干眼症临床应用研修班中民培字[]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
(9月成都)新吾蝶腭神经节针刺法治疗鼻炎、
针灸养血润目法治疗干眼症临床应用研修班
新吾蝶腭神经节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李新吾教授发明,以长针刺激位于面颊深部的蝶腭神经节治疗各类鼻炎,是中医针灸与西医解剖的完美结合,已累计治疗各类鼻炎患者20余万人次。“新吾穴”是一个古人没有记载的穴位,医院耳鼻喉科李新吾主任医师。他在20世纪60年代,按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及方法,发现了这个治疗鼻病的独特穴位,所以这个穴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也称“蝶腭穴”)。他在数十年对超过20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现:针刺此穴对于鼻部疾病患者疗效很好,慢性鼻炎有效率为90%,变应性鼻炎为70.4%,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为52.4%。
近几年“新吾穴鼻炎针刺技法”盛传于国内外,它以穴法、针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各种鼻炎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本技法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实操性强,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及基层社区的针灸科和耳鼻喉科应用与推广。
“新吾穴鼻炎针刺技法”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李新吾教授首创结合了中医阴阳平衡理论、西医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理论的“碟腭神经节针刺技法”,其起效快、疗效维持时间长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白癜风诚信为民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