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柏树花粉过敏患者增多;园林部门组织花粉课题研究团队就新推荐植物花粉过敏风险进行评估
北京林木目录修订拟删易过敏圆柏属
3月春暖花开,花粉浓度也相应升高。部分市民因对圆柏花粉过敏,出现了眼痒、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对《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进行再次修订,按此前公示的征求意见稿,刺柏属(含圆柏属)将替换为白鹃梅属。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表示,将加强对植物花粉过敏的源头控制,严格控制近居民区、公园规划游人活动区域的柏科植物等易过敏性树种的栽植量。
医生提醒,易过敏人群外出最好佩戴口罩、封闭的护目镜。
鼻过敏科接诊患者花粉过敏占一多半
“眼睛红红的,打喷嚏一打就一连串。鼻子也堵了,憋得头痛。”本来3月是踏春好时节,但因对花粉过敏,北京市民王女士连上下班都要护目镜、口罩“全副武装”,更不敢外出游玩。
医院鼻过敏科主任医师欧阳昱晖告诉记者,花粉过敏人群就诊量在两个时间段会猛增,一是3月初到5月的春季,一是8月中到9月末的秋季。“现在每天接诊中,花粉过敏的患者能占一多半。”她说,患者轻则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重则眼痒流泪、咳嗽,还有病人哮喘发作,一些孩子会伴随中耳炎和鼻窦炎。
有网友好奇,自己从小在北京长大,为何最近几年才开始对花粉过敏?欧阳昱晖说,过敏包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比如车辆增加导致尾气排放增多,影响环境质量,造成过敏发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改变、压力大、疲劳紧张,也是诱发过敏的一部分原因。
北京的花粉期从3月持续到10月。花粉浓度在全年有两次高峰期,一次在春季的4-5月,另一次在秋季的8-9月。根据气象资料分析,今年2月气温较常年偏高,很多花木的物候期有所提前,北京主城区柏科花粉期提早到来。
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医院变态反应科教授尹佳经常在微博上发布应对花粉过敏的科普知识。她告诉记者,一进入春天,最早来就诊的就是对圆柏花粉过敏的患者。不过总体上来说,春季花粉过敏较秋季花粉过敏时间短,症状轻。
新增绿化项目将控制易过敏性树种栽种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政协委员沈琳去年曾经提出关于“减少北京市春季树源性过敏原”的提案,建议今后北京引进植物新品种时,先调查此花粉是否会造成过敏反应,进行过敏测试无异常后再引进。尽量不要种植圆柏和侧柏等柏科植物,对于已经存活的,分阶段、分片区适当逐渐减少分布密度。
去年10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答复沈琳的提案时表示,北京对植物花粉过敏加强源头控制,尽量避免或少量使用易过敏植物如桦树、悬铃木、柏树、构树等植物品种。严格禁止引进或使用蒿属类、豚草、葎草等植物。目前,新增绿化造林项目基本做到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统筹考虑人口密度、人流量,严格控制近居民区、公园规划游人活动区域的柏科植物等易过敏性树种的栽植量。
下一步,将组织园林、林业、气象、医学等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共同研究,重点内容包括植物、监测预测、致敏机理、快速诊断以及治疗等。根据研究成果,形成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的指导性意见,用于指导行业生产。
新版主要林木目录公示后删除圆柏属
针对市民反映的“圆柏花粉致敏”一事,也有了最新进展。
记者了解到,年3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确定荚蒾属、刺柏属(含圆柏属)、青檀、太平花、木本香薷、海州常山、六道木属、菊属8种为最新版北京市主要林木。因其中刺柏属(含圆柏属)花粉致敏性问题,引起了部分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1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