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治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21-12-4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尤其好发于儿童,也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

根据起病时间和病情进展不同,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两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中耳的其他各部,乳突的黏膜也可出现较轻微的炎症。好发于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症状

耳痛、耳内流脓、听力减退、耳鸣等

主要致病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感染途径

1、咽鼓管途径最为常见,如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在不洁水中游泳,婴幼儿哺乳位置不当导致感染等。

2、外耳道-鼓膜途径,如鼓膜原有穿孔或鼓膜穿刺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等。

3、血行感染途径极少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不仅位于鼓室,还常侵犯鼓窦、乳突和咽鼓管。常由急性症状迁延不愈导致。

常见症状

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耳鸣。

主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感染途径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得到有效治疗,迁延不愈导致。

2、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或鼻咽部腺样体肥大导致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3、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导致,如营养不良、糖尿病、慢性贫血等。

诊断方法

常见症状

根据患者耳痛、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症状,结合病史判断。

常用检查

耳镜及鼓膜检查、听力检查、血常规检查等。视个体情况选做颞骨CT。

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和去除病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除了上述三点外,还应注意改善听力和清除病灶。

如何选择药物?

1、及时选择敏感、广谱抗生素治疗,首选局部给药,症状严重时可全身给药。

2、局部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3、脓量多时用抗生素水溶液,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有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时,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选择手术方案

1、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选用鼓膜切开术。

2、炎症已经完全消退,但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者可选用鼓室成形术。

3、中耳有肉芽或息肉,鼓室黏膜明显肥厚,药物治疗无效,CT显示乳突内有软组织影,病变已侵及骨质者可选用乳突开放和鼓室成形术。

日常预防注意事项

1、洗澡、游泳后及时清洁外耳道。

2、婴幼儿哺乳喂养时采取半坐位,防止呛咳。

3、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4、不用硬物掏耳朵,防止损伤。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化脓性中耳炎不可怕,日常注意预防,出现病症后及时就医配合治疗,就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发作或复发,保持耳朵健康,生活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9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