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最忙碌的时间之一。
一大波腺样体、扁桃体将被收割。
医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
“要不要割?不割行不行?
在二三十年前,进行手术的原因往往是反复感染,但是现在,切除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引起气道的堵塞。
鼻腔后方的堵塞,会造成孩子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的习惯。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张口呼吸的危害,长期的张口呼吸和打鼾,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甚至影响孩子的发育!
长期的打鼾,鼻塞所引起的低氧状态,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这种后果是老母亲、老父亲们无法容忍的!
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6-8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上升,它们的体积会渐渐萎缩,一般在12岁左右退化。
一般来说,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但是这种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
所以
是静待自然萎缩
还是积极手术切除
就成了家长们纠结的问题......
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的情况
1、孩子腺样体肥大同时伴有长期睡眠中或平时张口呼吸,甚至有憋气,憋醒现象,又排除了鼻炎、鼻腔畸形、小下颌、舌体后坠这些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如果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存在鼻炎,过敏性疾病,则应该正规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如通过治疗鼻塞,张口呼吸等情况明显好转,可以暂缓手术,如果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或是必须依赖鼻黏膜收缩药物,一停药就会复发,那还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3、孩子除了腺样体肥大,同时又有长期脓涕、头痛、头晕等鼻窦炎症状,则腺样体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孩子慢性鼻窦炎的前驱治疗。腺样体切除后,鼻腔的局部环境改善,鼻窦炎也会逐步缓解;
4、如果孩子有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或者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鼻咽镜检查见腺样体压迫了咽鼓管,那么即便腺样体不是很大,也需要手术。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解放咽鼓管咽口,从而改善中耳通气;
5、腺样体肥大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每年的夏季症状会明显好转,而每年的秋冬季节就会加重,如果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两年以上的,也需要手术;
6、对于因牙齿畸形、咬合关系不良的孩子要做牙齿的矫正,口腔科医师一般会建议做一个鼻咽镜,如果腺样体肥大,又伴有呼吸不畅,则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1、手术相对于其他合适的替代治疗方案的风险与获益比较
2、患儿家庭及患儿本人的意原
3、患儿对抗生素和其他保守治疗的耐受情况和治疗效果
4、患儿的学习成绩与疾病相关性缺勤是否有关联
家长也可能有以下顾虑
全身麻醉,孩子会变傻吗?
二三十年前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都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那么现在为什么一定要全身麻醉呢?全身麻醉会不会让孩子变傻?
全麻效果及术中监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在婴幼儿中,单次、短时间地暴露于全身麻醉和神经药物对于婴幼儿的行为和学习不会有负面影响。
但是局部麻醉手术中经历的疼痛和恐惧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全麻状态有助于消除孩子在手术中的疼痛及紧张情绪,也有助于医生从容的进行各种操作。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会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的确,扁桃体和腺样体做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阶段是具有一定免疫防御能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轻易考虑手术治疗,以药物和观察保守治疗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作用就慢慢弱化了,所以手术切除,并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扁桃体和腺样体需要同时切除吗?
因单纯的扁桃体反复感染而手术,一般只需要切除扁桃体。
因梗阻原因而手术,考虑到腺样体切除后,扁桃体可能会有代偿性增大,建议同时切除。但如果扁桃体体积的确偏小,也没有感染发作的病史,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可以选择单纯腺样体切除术。
手术怎么做?会留疤吗?出血多吗?
手术操作从口腔进入,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在面部留有疤痕。
目前大多会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来进行手术,在切除的同时止血,术中出血量很少,而且刀头产生的温度较传统电刀低,不会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热损伤”。
当然最终决定
需不需要手术
可不可以保守治疗
还是需要听听耳鼻喉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温馨提示:寒假来就诊患者较多,医院耳鼻喉科每日每位专家仅开放20个号源,名额有限,建议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提前预约来院可享受无需排队、优先就诊的便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