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热容量大,导热率低,能阻止热的传导;散热慢,气体和水分不易消失。蜡疗时,其保温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蜡具有可塑性,能密贴于体表,还可加入一些其他药物协同进行治疗。此外蜡中的有效成分,还有促进创面的上皮再生的作用。现代蜡疗技术是把中药与蜡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加强细胞膜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使皮肤柔软并富有弹性,能改善皮肤营养,加速上皮的生长,有利于创面溃疡和骨折的愈合,还具有镇痛解痉作用。
石蜡的治疗方法?1.刷蜡法.用平毛刷浸沾加热到55—65℃的石蜡,在治疗部位迅速而均匀地反复涂刷,使蜡层厚度达1—2毫米即可,就象穿士蜡制的鞋袜或衣服一样,然后用棉垫包裹保温.
2.蜡盘法.将熔化的石醋倒在各种规格的盘于里(最好用木盘),厚度为1.5—2厘米,待成饼型后将其取出放在塑料布上,然后敷在治疗部位上,再用棉垫包裹保温.
3.蜡袋法.将已熔化石蜡放入塑料口袋中,约占塑料口袋容量的1/3排除空气,把口封好.治疗时将蜡袋放在热水中浸泡加温,然后将其冷却至半熔化状态(相当于56一60℃)取出敷于治疗部位即可.
4.浸蜡法.依治疗部位不同,准备特制的木盆或瓷盆,将手,足等治疗部位先按刷蜡涂敷石蜡,待形成一层蜡壳后,再浸入盛有55—60℃的石蜡容器中进行治疗.
石蜡的治疗作用?1.温热作用:由于石蜡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保持时间长,蜡疗区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蜡疗的热透入作用较深,可达皮下0.2-1cm;蜡疗能增加局部甚至全身汗腺分泌,致使局部大量出汗。由于蜡疗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热透入作用,故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加速水肿消退,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新陈代谢,故有消炎作用。由于石蜡含有油脂,对皮肤有滋润作用,能使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蜡疗能改善皮肤营养,加速上皮生长,促进骨的再生及骨痂形成,有利于皮肤创面溃疡和骨折的愈合。此外,蜡疗还有解痉、止痛作用
2.机械压迫作用由于石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粘稠性,能与皮肤紧密接触。在冷却过程中,其体积缩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可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既可防止组织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又能促进渗出物的吸收
石蜡的适应症?蜡疗有着强大的优势,一是疗效可靠、迅速、显著;二是安全系数大;三是简便易行。正是因为石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黏稠性,与皮肤密切接触并使热作用深入而持久,所以蜡疗有广泛的适应证,如损伤及劳损、颈椎病腰椎病.腱鞘炎、骨膜炎、关节障碍、关节纤维性强直、瘢痕挛缩、循环障碍、外伤或术后浸润粘连、关节炎、风湿病、肩周炎、网球肘、肌性斜颈、坐骨神经痛、慢性盆腔炎、脑血管障碍时的指端感觉异常及疼痛,骨折或关节术后挛缩、软组织扭挫伤恢复期、肌纤维组织炎、慢性关节炎、皮肤美容、风湿性关节炎等。
石蜡的禁忌症?虚弱高热、恶性肿瘤、化脓、厌氧菌感染、脑动脉硬化、皮肤病、周围循环障碍、严重水肿部位、经深部放射性治疗的患者、皮肤感觉障碍、感染及开放伤口处慎用蜡疗、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倾向的疾病、重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孕产妇、婴儿,如治疗部位皮肤近期应用过擦剂,可能提高皮肤敏感性,应嘱病人在蜡疗后使用,治疗中室温要合适,通风良好,如患者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大量出汗或局部疼痛严重,以及水肿时,应停止治疗。
石蜡的注意事项1)切不可采用直接加热法熔蜡,以免引起石蜡变质、燃烧。
2)治疗时要保持治疗部位静止不动,以免蜡膜或蜡饼破裂而致蜡液由破口直接接触皮肤,因过热而引起烫伤。
3)面部用蜡应单独加热,与其它部位用蜡分别熔化。伤口用蜡使用后应弃去。
4)蜡袋法虽然简单易行,但蜡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只能发生温热作用,失去蜡疗的特有作用,不应提倡。
5)在有瘢痕、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部位治疗时应谨慎,蜡温度应稍低,避免过热。
6)少数患者对蜡疗过敏后,接触的出现皮肤瘙痒和丘疹,停止蜡疗后过敏反应可消失。
医院康复中心
康复中心诊疗范围
疼痛康复: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神经系统康复:各种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骨关节及运动系统康复: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骨质疏松、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一系列骨关节病。
康复中心
-65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l/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