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对于很多患者都比较陌生,但要说到耳朵里有水,影响听力,大家就容易理解了。这是一种不流脓的中耳炎,主要临床症状是有耳闷感、听力下降、耳痛、耳鸣。
2.为什么会患这样的疾病呢?
目前医学研究结果虽然没有彻底查明病因,但发现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三大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咽鼓管功能不良是为主要原因。在儿童中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最常见原因。此外,本病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极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
3.咽鼓管是干什么的?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腔和鼻咽部的一个管道,就像厨房里的烟囱(通风管)一样,通过管腔的开闭具有调节中耳气压,使之与外界大气压基本保持平衡的功能。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气体被粘膜逐渐吸收,腔内形成负压,致使中耳粘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负压持续,漏出液增多就会形成中耳积液。
4.医生是如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
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声导抗检查、纯音测听检查。在临床上,鼓室图呈负压型(C型图)或水平型(B型图)。负压型表示中耳可能或已经积液;水平型鼓室图为一直线,表明中耳积液。
5.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都有那些方法呢?
药物治疗在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是必须进行的,在急性期,应尽早短期使用抗生素、减充血剂喷鼻、黏液促排类药物,同时应积极治疗鼻-鼻窦炎、咽炎、扁桃体、腺样体炎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定期进行声阻抗检查,如果在治疗期间听力(还有鼓室图)恢复正常或有反复,表示分泌性中耳炎尚处于可逆阶段,可暂不手术。但如果规范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就要马上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为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鼓膜穿刺和置管可以解除中耳负压,维持中耳粘膜的正常功能。鼓膜穿刺损伤小,恢复快,但效果没鼓膜置管确定。鼓膜置管疗效确定,但置管需放置6个月左右。儿童有腺样体肥大时应切除腺样体,这样才可以解除咽鼓管咽口的阻塞,如果孩子还有打鼾,更应手术切除;如何选择手术方式,是医生的综合考虑结果,也是和患者沟通后做出的选择。
发展前进医院耳鼻咽喉科
科室概况
医院耳鼻咽喉科成立于建院之初,是省内较早单独建科的科室,在吴博亚教授及科主任王袁园的带领下,率先创建嗓音专科,在省内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开放床位30张,是各亚临床学科发展齐全的临床科室,也是开封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年评为河南省临床医学特色专科。年门诊人次达余人次,年住院患者达余人次,年完成手术余台次。
梯队建设
现有在职医师12人,返聘专家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2人,在省、市级医学会任职7人次。形成一支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科室发展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专业设置
嗓音外科:在上世纪80年代,省内率先运用日本Olympus纤维喉镜及Pantax电子喉镜检查和治疗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病变。目前拥有日本Pantax公司电子喉镜、德国Leica手术显微镜及支撑喉镜,近十年开展喉部良性病变(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乳头状瘤等)的治疗余台次,达到去除病变精确微创的目的。并开展了声带外移及固定术等手术方式治疗声带麻痹。
鼻内镜外科:我科是国内较早一批开展鼻内镜手术的科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并开展鼻内窥镜检查及内窥镜手术,手术方式更符合生理要求,使鼻科手术方案规范并微创。科室现拥有德国wolf鼻内窥镜系统及德国进口动力系统。主要治疗:1、鼻腔鼻窦疾病:如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鼻窦囊肿、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孤立性蝶窦炎等。2、鼻颅底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等。3、鼻神经外科:如经鼻视神经减压,脑脊液鼻漏修补等。4、鼻眼相关外科:如经鼻眶减压、经鼻鼻腔泪囊造孔等。近年联合神经外科开展了鼻内镜下脑膜瘤切除手术、垂体瘤切除术,使患者免除了开颅手术。
鼾症、睡眠呼吸障碍:我科引进荷兰先进的飞利浦呼吸睡眠监测系统(PSG监测),对鼾症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开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鼾症,并开展了中重度鼾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多手段个体化治疗鼾症使该项疾病的诊治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咽、喉、头颈肿瘤:我科在省内较早开展喉及下咽癌手术切除并喉功能重建手术,目前,我科开展喉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治疗早期喉癌,全喉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晚期喉癌;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等。我科还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挽救了大量头颈肿瘤患者的生命。
耳显微外科:科室引进德国Leica手术显微镜,成功开展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包括鼓膜修补、乳突根治、鼓室成形及听骨链重建术。近年来,已成功实施了改良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数百例,使患者在获得干耳的同时保留了术前听力,部分患者听力较术前明显提高。
教学科研
承担河南大学本科及七年制学生教学、临床实习工作。近几年接收周边县市进修学习人员10余人。
编著全国高等医学专科教材《五官科学》、《耳鼻喉科全书》《医学心理学》及全国中等医学专科教材《五官科学》等专著。近五年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30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5篇。
未来展望
积极引进人才,加快学科亚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快速发展。提高学科在省内、外的学术地位。培养推出一批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知名专家、教授。同时抓好教学科研工作,继续发扬科室传帮带传统,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力争创建学科精品课程。近年,做好临床及教学工作的同时,培养科研意识,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相信在学校、医院的领导下,共同努力,学科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科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l/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