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乖巧可爱的宝宝,人们总是忍不住对其“下嘴”,想要亲上两口来表达对他们的爱。但关于“亲吻致宝宝死亡”的新闻屡见不鲜,明明是想要表达爱意,亲吻怎么反倒成了“匕首”?
其实,由于新生儿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如果成人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亲吻,由口唇把病菌传染给宝宝。
01
水疱
家长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
“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如果经医生检查,属于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家长们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避免亲吻宝宝。
02
化妆品
不少化妆品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不卸妆就亲吻宝宝,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03
伤风感冒
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家长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家长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出现感冒症状的家长和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
04
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家长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家长应该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05
皮肤疾病
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家长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有些家长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其是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通过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一旦家长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和宝宝隔离,并积极治疗。
06
腹泻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家长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07
携带传染性肝炎病毒
如果家长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携带肝炎病毒的家长如果经过化验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避免亲吻。
●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
传递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亲吻,眼神、语言、表情、拥抱等都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既能表达爱意,又能确保健康安全,积极而稳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