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左侧耳鸣,听力下降,眩晕,走路不稳,患听神经瘤的化州市57岁袁伯近2个月来备受病痛折磨,在当地治疗未果,最医院耳鼻喉科就医,接受经耳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并获得成功,既不用开颅手术,面神经功能又保护良好。日前,袁伯步行平稳、言笑自然地康复出院了。
据悉,医院中首家开展听神经瘤手术的耳鼻喉科。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杨东辉介绍,听神经瘤手术在耳科素有“皇冠手术”之称,不开颅而是通过内耳到达脑内手术,需要过硬的显微外科技术,医院能开展这种手术的耳科也不多见。
耳鸣眩晕听神经瘤
袁伯家住茂名化州市合江镇,出院前向记者讲述了最近发病的过程。“有一天凌晨起床夜尿时,左耳突然出现耳鸣,头晕,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行走不平稳。”袁伯说,当天发病的具体日期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家人很快把他送往近的卫生院就医,后来转到医院(医院)耳鼻喉科进一步诊疗,被确诊患有“听神经瘤”,需要手术治疗。
杨东辉介绍,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良性肿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是多见来自前庭上神经,主要症状有耳鸣、耳聋、眩晕。
手术易伤及面神经
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对于患者至关重要。否则术后发生“面神经瘫痪”,会出现嘴斜眼歪、流口水等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和日常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杨东辉介绍,既往听神经瘤多数是由颅脑外科进行开颅手术。如今为袁伯手术采用耳后切口,切口只有约耳廓长度,出血少,创伤小,但是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施术者需要细致而过硬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这是巨大的考验。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耳鼻喉科主任梁敏志主持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攻克“皇冠手术”难关
“我知道这个手术的风险大。”袁伯说,“医院的医生很有水平,我对手术成功很有信心。”
7月23日,由医院陈穗俊教授、医院杨东辉主任医师联手为袁伯主刀手术,手术采用经耳迷路入路,并且术中采用了神经监护仪护航。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精心手术,该肿瘤终于被完整剥离,检查面神经及耳蜗神经保护完整未发现异常,手术取得成功。
杨东辉介绍,听神经瘤位于桥小脑角区,毗邻脑干生命中枢,周围全是重要神经血管,手术风险大,而不开颅通过内耳到达脑内显微外科手术是一项高难度技术。手术取得成功,是科室专科技术的重大突破,攻克了“皇冠手术”难关。
“听神经瘤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并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案。”杨东辉说,早期听神经瘤的症状多表现为耳鸣、眩晕,当出现一侧耳朵持续性耳鸣、眩晕或者进行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时,请及时就医,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对发现听神经瘤有独特优势。
据了解,医院耳鼻喉科继去年成功开展人工听觉植入技术后,这次又在耳神经侧颅底高难度手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手术范围已覆盖“医院”重点专科要求的耳科手术绝大部分项目,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简介
杨东辉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从事耳鼻喉科临床与研究14年。曾到复旦大医院进修1年,在北京医院进修人工听觉植入。医院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在粤西率先开展人工听骨植入听骨链重建术、人工镫骨植入术、面神经减压术、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切除术、听神经瘤切除术等高新技术。
擅于中耳炎、耳聋、面瘫、眩晕等耳疑难疾病的诊治,以及人工耳蜗植入等耳显微手术。对小儿听力障碍及听觉言语康复、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性耳聋等诊疗有丰富经验。
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通过成果鉴定1项。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2篇。
□记者邓思淼通讯员林巧文刘景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