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有没有注意过孩子有时候频繁抓耳朵、耳朵流脓,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医院检查耳朵,因为孩子很有可能得了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耳部疾病,中耳炎是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中耳炎的病因
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
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4、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6、长时间用耳机听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1、耳痛:急性者会有模糊耳痛的感触,通常是长期存在的。有的慢性患者痛苦不会非常,但是如果发作莫名的痛苦,那么是需要留意的。
2、听力下降: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构成听力进一步下降。
3、耳鸣:这种表现通常都有随同出现,如同嗡嗡声及流水声等。
4、耳内溢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脓液流出,初始带血,以后为白粘脓或黄稠脓。
5、形成脑部疾病出现:中耳炎长期存在会形成对面神经的影响,致使脑部疾病的发作,甚至会有危及生命危险。
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1、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①全身症状: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②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
③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④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⑤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2、非化脓性、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1、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中耳炎发生的重要措施,有些患者喜欢掏耳朵,所用工具不但未经消毒,还十分尖锐锋利,容易刺破皮肤和耳膜,从而导致中耳炎。
2、积极预防和治疗
鼻和咽部的疾病,像扁桃体炎、增殖腺炎等,常并发中耳炎。为了保持中耳的健康,还必须注意治疗这一类疾病。
3、预防伤风感冒
中耳炎多是由于咽鼓管的感染而引起的,这种感染多半发生于感冒时。预防伤风感冒可减少发生中耳炎的机会,避免发生中耳炎。
4、游泳时候防止耳朵进水
有一小部分中耳炎是在游泳时受到外伤而发生,掌握正确游泳方法,避免游泳时外耳道压力突然增高,使耳膜震裂,发生感染。
5、积极预防急性传染病
中耳炎往往是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做好传染病的预防、隔离和早期治疗,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也能减少发生中耳炎的机会。
6、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防止一切疾病的。身体体质强,抵抗病毒、细菌感染的能力越强,不易发生感染,可有效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