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发病症状 >> 正文 >> 正文

反复抓挠,哭闹不止,警惕儿童中耳炎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21-9-21

儿童是各型中耳炎的好发人群,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咽鼓管的构造和成人不一样,他们的咽鼓管更短、宽,与咽部连接的地方更加平坦,因此细菌和病毒更容易通过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由于儿童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家长们也容易忽视,继而转为比较难治的慢性中耳炎。

”01中耳炎的症状

1、耳痛,耳鸣、耳闷、耳朵里流出脓性的黏液分泌物,粘稠的鼻涕和黄色眼屎越来越多,可伴高热,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来说急性中耳炎大多表现为这种症状。

2、听力减退,宝宝对其他人说话没有反应,看电视会要求父母把声音开大。一般来说分泌性中耳炎大多表现为这种症状,很多时候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

3、长期间断性耳流脓,脓液恶臭味,听力下降,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一般来说胆脂瘤型中耳炎大多表现为这种症状

4、其他常见的表现为:夜间容易醒并且哭闹,拒绝吃奶。由于会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胀,所以宝宝情绪不稳定,长期且频繁的睡觉打呼,反复出现脓鼻涕、鼻塞,或者清鼻涕,打喷嚏。

02中耳炎的危害

1、中耳反复发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耳聋的出现。

  2、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3、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左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

  4、若化脓性中耳炎不及时治疗的话,人体会出现发热、怕冷、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全身性中毒反应,耳痛尤其剧烈。如果是小儿,往往会使患儿从睡梦中痛醒、哭闹不安,当咳嗽、喷嚏、吞咽时,疼痛还会加重。

03中耳炎的预防

1、感冒别拖,及时免疫。孩子在感冒发烧的时候,它很有可能会合并中耳炎,所以要尽可能的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当感冒发烧超过3天,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出现了咳喘、耳痛等症状的时候,就要及时就医,警惕中耳炎,在身体状况良好时接种疫苗预防生病。

2、防止呛奶呛水。仰卧位吃奶喝水时,由于咽鼓管比较平直,管腔较短,内径较宽,一个不小心液体就会经咽鼓管呛入中耳,所以请采取坐位给宝宝喂奶喝水。

3、防止耳朵进水。带宝宝游泳时也要做好耳朵防护措施,比如戴上游泳专用耳塞,游泳后记得用棉球吸出耳朵里的水分。

4、远离二手烟。烟雾会引起中耳和咽鼓管粘膜当中一些细胞的增生和粘液分泌过多,这些粘液过多的分泌就会影响纤毛的传输功能,也就会影响中耳的一些功能,这个功能的影响会降低中耳的防御功能,防御功能一下降,一旦再有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时候,就很容易引起炎症。而且被动吸烟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是和中耳炎发病的概率和严重的程度极具相关的,所以请一定更要给宝宝们一个健康的环境。

5、正确擤鼻涕。按住一侧擤另一侧。宝宝的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尤其是在感冒时,如果把宝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有的鼻涕会受不了这份压力,直接往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容易引起中耳炎。

6、不轻易掏耳朵。宝宝耳内的皮肤黏膜很娇嫩,掏耳朵很容易刺伤宝宝耳内的皮肤黏膜,容易引起中耳炎。

04中耳炎的治疗

如果宝宝得了中耳炎,请一定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在48小时内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一定要尽早复诊。治疗期间细心观察孩子的状态,确保感染正在好转、脓液正在排出,避免或减少再次感染。

往期精彩

最近听的挺好的,能不能不调机?

普通学校还是特殊教育??留言讨论很激烈

忽视这一点,再贵的耳蜗和助听器也没有用!

80-90dB的听力损失,看看大家选择助听器还是耳蜗呢?

听障学生报专业有限制?这篇文章告诉你。

大学生助学金开始申报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9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