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水中病菌入耳引起发炎
满满才10岁,从小对水有特别的“好感”,去年暑假她不少时间是泡在泳池里度过的。自由泳、蛙泳、仰泳都精通得让一些大人也自叹弗如。但本身有鼻窦炎的她在上周开始发觉左耳听力下降,还非常痛,耳朵里像灌了水一样地“咕噜咕噜”作响。喉咙也痛了起来,还鼻塞、流鼻涕,浑身都不舒服。医生检查后诊断为急性中耳炎。
每年到了游泳季节,都有不少出现鼻窦炎、医院就诊,他们除了极少数是病菌从血液上行造成的中耳炎外,大部分是被泳池水中的病菌侵入耳膜,造成中耳炎,有的首先引起的是鼻窦炎,既而发展成中耳炎。
中耳炎病人七成因呛水引起
不少泳池都开始注意池水清洁,例如在泳池边竖起“请不要污染池水”等警示牌,但由于泳池加大换水频率的成本较高,一般池水都不免有污染物。
游泳容易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在于游泳很容易呛水。一到假期,不少平时没时间学游泳的孩子学游泳、学换气,由于心急或者技术掌握不够,很容易就呛到水,而且一边学一边呛。因游泳而患上中耳炎的病人中有70%-80%是由于呛水而引起池水倒吸,引起了鼻炎、鼻窦炎,当病情进一步发展继续上行,则引起中耳炎。另外那20%-30%的则是由于水直接流入耳朵,感染了耳膜,这部分患者相对少见。
一呛水,污水可通过鼻-鼻咽-中耳通道进入中耳腔,水中的细菌就沿着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黏膜,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我们俗称的“脓”)流不出来而造成发炎。
10个中耳炎5个是擤出来
耳朵是儿童较容易发炎的一个部位,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很多时候,感冒容易并发中耳炎,这是由于感冒后鼻涕较多,堵塞鼻孔造成不适。不少人喜欢使劲擤鼻涕,就为了舒服一些,不想却把中耳炎擤出来了。至少一半的中耳炎就是因为狠擤鼻涕擤出来的。
小儿生理特点易患中耳炎,他们的咽鼓管短、平、粗,不似成年人的咽鼓管长而有自然的45°角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孩子一旦呛水,污水易进入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
此外,小儿耳膜天生比成年人的厚,不易穿孔,这对中耳炎的治疗不利。因为中耳发炎时会流脓,宋主任称,当脓放不出来时会产生对耳膜的压力,会有痛感,年纪小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哭闹不停。只有通过切开鼓膜放脓并施药后,中耳炎才能慢慢痊愈。
正确的擤鼻方法是:鼻子呛水后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将水往外擤出(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用力擤),或者往后抽吸至嘴中再吐出。
游泳中耳炎,关系剪不断1.慢性中耳炎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正常的外耳道有鼓膜隔开,脏水不会进人中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大都是鼓膜有穿孔,游泳时脏水容易进入中耳,造成感染就引起发炎,加重病情。
2.鼻腔呛水
人在游泳时难免呛水,尤其小孩子。呛水后,细菌会随着呼吸道进入耳道中,导致中耳炎。
3.耳道损伤
有些人在游泳时挖耳,造成耳道损伤,细菌进入中耳感染,也可引起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
除了中耳炎,还有的人游泳后感觉外耳有些涨痛。这有可能是因为耳垢太多,游泳吸水后膨胀、发炎。当病患拉扯耳朵时,会明显抽痛,在游泳后一天内便可有不是感觉,这时须就医。
中耳炎早期症状:听力下降、耳内痛
中耳炎可大可小,初时会感觉听力下降,可能过两天才觉得耳痛,流鼻涕、打喷嚏等,若没注意及时治疗,没控制好的中耳炎则会变成中耳乳突炎,严重的再发展成脑炎,最严重的后果可能致命。因此,家长如何留意孩子游泳后是否出现中耳炎的症状,则非常重要:
一、小儿反映听力下降,听不清、耳鸣,耳膜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二、若是幼儿,可能会表现为爱抓耳朵,哭闹,尤其在晚上。
三、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儿,出现以上情况更须留意。
四、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医院诊治。
因游泳导致的中耳炎的药物治疗中耳炎是一个复杂的疾病,游泳时引发的中耳炎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原则:抗菌+消肿+(排脓)
口服消炎药:阿莫西林、阿奇霉素(敏感细菌导致)、头孢拉定胶囊
部外洗局用药:生理盐水、3%双氧水或硼酸水
外用药物: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可的松液
注意: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医院的耳鼻喉科和五官科专科进行专科治疗。
游泳时怎么预防中耳炎1.游泳时尽量不做大动作游泳(如跳水),避免呛水。
2.游泳前,检查耳部。若发现耳耵,应使用耳道清洁液(耳道清洁液会自动膨胀软化耳屎、污垢,不需要使用挖耳勺等工具用力在耳道内掏异物,以免损伤耳道内壁)。
若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等疾病,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糖尿病患者游泳时应特别注意卫生,以免发生坏死性外耳道炎。
3.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
4.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引发外耳道炎。
5.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后,耳道内若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使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出。随后,用清洁的医用棉签蘸取耳道清洁液轻轻擦拭。
6.鼻子若不慎进水,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以免擤鼻方法错误导致污水和微生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特别提示中耳炎危害大,反复发作,会导致耳鸣、听力减退,甚至失聪。急性期未得到良好处理会变成慢性发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耳朵疼痛、化脓等症状消失后病就好了。其实,急性中耳炎极易发展成分泌性中耳炎,即使急性症状消失,也可能会存在听力减退的问题。
听力专家提醒 别玩跳水防呛水
一、游泳时尽量不做大动作游泳(如跳水),避免呛水。
二、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脓者的患者暂时不宜游泳。
三、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卫生,及时清理外耳道耳屎,避免耳屎被泡涨后引起疼痛发炎。
四、游泳时可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水的进入。
五、游泳后应保持耳内干燥,上岸后可歪头扯耳,单脚跳跃,千万不要私自乱掏。
往期精彩文章,猜你喜欢,回复数字可查看
丨零基础学游泳之基础练习!
丨零基础学游泳之学蛙泳
丨零基础学游泳之学自由泳
丨零基础学游泳之学蝶泳
丨零基础学游泳之学仰泳
丨游泳的秘密,你是时候知道了!
丨千万不要去游泳了
丨游泳竟然可以治疗这几种慢性病!
丨这些疾病最害怕游泳!
丨游泳—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
丨定期游泳能降低53%的死亡率
丨这才叫游泳池,你去过的只能叫澡堂
丨超励志: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游泳短片!
丨抓水动作对了,游泳就快了!!!
丨美女做游泳救生员的结果
丨据说这么游泳最减肥……
丨游泳真的能治病!
丨为什么游泳一定要请教练?
丨游泳比赛场上惊人的一幕网友“以为是条鱼”
丨奇怪,世界游泳比赛为何没看到黑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