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现状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有些患儿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不得当可造成严重听力障碍,影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大多倾向于因感冒、鼻炎、腺样体肥大等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国内外目前对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常规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疗效短暂而有限,副作用多,不易长期应用。通常双耳患病保守治疗三月无效、单耳患病保守治疗六月无效则选择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又存在并发症较普遍,手术实施难以配合,全麻下实施,家长难以接受,疗效不十分确切等因素使手术在儿童中开展困难。
中医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中医属“耳闭”范畴。认为风邪郁鼻,气机失畅;肺脾失调,水湿泛耳而致耳闭。该类反复发作患儿因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不完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经脉未盛,卫外未固,易感外邪。其病不在邪多而在正虚,更以卫外不固为致病根本。该类患儿不易攻伐太过,当予标本兼治。如诺一味用抗生素等疏散清解可能损伤正气更易导致疾病难愈、复发。治疗当补虚为主,通窍利水为辅。根据患儿整体情况,望、闻、问、切四诊合一,制订适合每个患儿的方药。《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后外邪难以入侵;正气充足后也必祛邪外出,可以让患儿早日康复及减少疾病复发。
况且中药副作用较少,可以较长时间服用,弥补西医不能久服的不足。对于双耳分泌性中耳炎三月不愈、单耳六月不愈须手术的观点可否商榷延长保守治疗期或观察期,以减少患儿的手术及因手术带来的后遗症。
治疗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或缓解期间家长须配合医生,让患儿提高免疫,减少感冒是首要任务。须密切注意患儿的冷暖调适,如在运动后出汗,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切忌脱衣风干;睡觉踢被要及时盖好;天气温差大的时候及时调整衣服等。要注意室内通风,远离感冒的人群等等。总之,谨防感冒。饮食宜清谈可口;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不要选择易致鼻咽部感染或耳压变化的运动,如游泳,鼻腔灌水易致鼻咽部感染从而致咽鼓管功能障碍;登高、潜水等致耳压变化、诱发或加重病情。亦要慎乘坐飞机,如必须乘,最好佩戴耳塞,这样可以缓解因气压变化造成鼓膜压力的变化。正确擤鼻:应该按压一侧鼻翼擤,或回吸进喉咙再吐出,不能双手捏紧鼻翼用力擤,以免将鼻涕吹入咽鼓管。慎洗鼻,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咽鼓管入水或感染。
还可以做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达到祛邪外出,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
平时可以服用玉屏风散达到益气固表,预防感冒。
总之,只有治疗和预防同样重视,才能让宝宝们远离疾病。
门诊时间
总院:周二全天;
石门一路门诊部:周一、三、五全天,周日上午
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江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