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初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游泳易引发急性中耳炎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7-8-28

刚刚逛着街就被赵医生抓回来写推送,还被淋了一身雨,明明答应的事情都没做到,还好意思说么么不给他的技术指导署名!

虽然最近雷阵雨频繁,气温有所下降,但是还是挡不住一颗想要去海边浪浪浪的心啊!

奈何没有假期,没有money,那么退而求其次去个水上乐园也是可以的,可是前方发回战报,这“热带饺子馆”和“玛雅汤乐园”战火太激烈,完全不给小三插足的机会,不是在水里浪而是在人海里浪了。

那么想想至少游泳馆可以去泡泡吧,一看不是阿姨爷叔就是祖国花朵,一不小心呛口水,总觉得里面含有不明混合物,还可能引起急性中耳炎,顿时心中千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么么夜班坐镇时,总是有不少家长半夜里带小朋友来看急诊,哭闹说耳朵痛,一看大部分都是急性中耳炎引起的。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感冒,流感等)病原体经过咽鼓管侵袭中耳,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小儿全身及中耳局部免疫力较差,容易感染各种上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发病率较成人高。

2、在不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病原体进入鼻腔或鼻咽部,通过擤鼻或咽鼓管吹张,将其吹入鼓室。

3、鼓膜原有穿孔时,致病菌可直接经穿孔侵入中耳。

4、婴幼儿的咽鼓管短而宽,并且开口处位置低,如果平卧哺乳,乳汁及胃内容物极易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起感染。

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为畏寒,发热,小儿常伴呕吐,腹泻等,耳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听力下降并可伴有耳鸣,耳内流脓,鼓膜充血,严重者可发生鼓膜穿孔,应及时就医时。

一般症状较轻者,未发生穿孔前,口服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配合2%苯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也可用鼻喷剂喷鼻,经咽鼓管到达中耳治疗感染。严重者需行鼓膜切开术。

若已发生鼓膜穿孔,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硼酸水清洗外耳道,滴无耳毒性的抗生素溶液,如0.3%氧氟沙星,利福平滴耳剂等。待炎症消退后,穿孔大都可自行愈合,若长期不能愈合者,可行鼓室成形术。

需要区分的是,外耳道进水后将耵聍(耳屎)泡软后活动也可引起耳痛,但无其他伴随症状。可到门诊进行外耳道冲洗,儿童有时表述不清,应注意区分。

么么最后友情提醒,虽然酷热难消,出去浪还是要注意卫生哦,特别是那些以为别人看不见就在泳池里解小便的小朋友,大朋友还有老朋友。如果你不想不小心喝到含有不明液体成分的池水,就从自我做起啦。

(Ps: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雷同,十分荣幸!)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甲氧沙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