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没什么大不了?那就错了。对孩子来说,感冒不但会诱发呼吸道炎症,也是引起中耳炎的一个常见因素。冬季和春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家长要有所警惕,如果发现孩子感冒后有耳痛、耳背的症状,或是看电视把声音调得很大,小一点的宝宝老是摇头、挠耳朵,或发烧、不吃东西、哭闹、睡觉打呼噜,应尽快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中耳炎。
有些家长会问:感冒和耳朵有什么关系,上呼吸道感染怎么会去耳朵“串门”呢?医学研究虽然没有彻底查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但发现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三大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咽鼓管功能不良是主要原因。在儿童中,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最常见原因。此外,本病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极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最后,由于中耳是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在儿童期尚未发育成熟,这也是儿童易患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中耳炎?
1
从蛛丝马迹中辨别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通常会有耳痛的表现,但对于年龄较小、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而言,即使耳痛也不见得会说,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家长不留心,很可能会忽视中耳炎的信号,导致病情延误和加重。
孩子就算不会说话和表达,也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中耳炎的踪迹。比如小婴儿急性中耳炎会表现为发高烧、不吃东西、哭闹不止,有些因为鼻涕流到胃里,可能还会呕吐和腹泻;由于耳痛,有的宝宝可能老是摇头、挠耳朵,睡觉可以看到明显的鼻翼扇动,还会频繁打呼噜;若是炎症把鼓膜穿破了,耳朵里会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和急性中耳炎不同的是,分泌性中耳炎没有疼痛,更加难以察觉。但如果孩子看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或叫他也不理,读书学习成绩下降,要高度怀疑中耳炎的可能,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中耳炎?
2
中耳炎都有什么症状?
中耳炎孩子典型的症状包括:发热,耳痛,烦躁,耳朵里存在分泌物。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表现为:在语言功能还没完善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发热,拉扯耳朵,或者表现为用头蹭东西,比平时烦躁或者精神差,活动少,食欲变差,吃的少了,呕吐或腹泻等表现。如果宝宝会说话了,他会告诉你说耳朵疼,有些孩子会出现耳朵“流水流脓”(也就是医生说的中耳渗出),即使疼痛和感染都消失之后,渗出的液体会在耳朵里存在几周到几个月,这些渗出液可能会引起暂时或轻度的听力下降。如果听力下降持续较长时间,可能会导致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说话能力,尤其是在语言和认知发育阶段的孩子更加明显。
如何预防中耳炎?
3
中耳炎早诊早治可防耳聋
或许家长会问:中耳炎有什么危害?晚一点早一点看能有多大不同?按照专家的说法,要是不想孩子耳聋,中耳炎就得早就诊早治疗。中耳的正常结构是存在于气体空间,负责声音传导功能。当中耳有炎症时,气体空间的黏膜会逐渐增厚,由空心结构变成实心结构,声音传导也会相应变差。同时,炎症还会破坏鼓膜及中耳内振动传声的三个小骨头,耳压降低,声音传导途径中断,这些都将损伤听力,导致轻中度甚至重度耳聋。
如何预防中耳炎?
4
中耳炎发展过程
一般在正确治疗后,发热和耳朵疼痛等症状,会在24~72小时缓解。无论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宝宝都有可能会出现中耳的积液,并且要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之久。所以,如果被医生诊断中耳炎,宝宝恢复后8周~12周以后,或者发现孩子有听力减低情况,建议再次找医生检查一下耳朵情况。是否还存在中耳积液,因为中耳积液可能会导致声音在耳朵里传导的问题,而引起孩子的听力下降情况。
小儿预防中耳炎的建议
积极预防感冒,感冒后别随便应付,医院求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让孩子吃奶吃得太急,尤其在感冒后鼻塞的情况下,哺乳的妈妈要适当控制喂奶的流量。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