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感冒时,特别是擤鼻涕时,会有耳朵闷胀的感觉,听见的声音好像也隔着一层,但是咽下口水就会改善。这是因为由于感冒导致我们的鼻腔粘膜肿胀,堵塞咽鼓管,可能会导致中耳炎,中耳炎不及时治疗严重的可能导致耳聋。
一般情况下,耳膜正常,中耳腔只能通过咽鼓管和外界相通,达到耳内外的气压平衡。在坐飞机或潜水时,由于压力的改变使耳朵内和外界产生气压差,使得耳膜内陷,所以耳朵会不舒服。不过在做咀嚼吞咽、打哈欠等动作时,咽鼓管会张开,可以调节气压平衡。这也是为什么坐飞机时需要吃东西或是嚼口香糖的原因。
中耳炎多是由感冒引起
由感冒引起的中耳炎,由于用力擤鼻涕容易将鼻腔里的细菌经咽鼓管排进中耳腔内,引起化脓性的中耳炎。所以感冒有鼻涕时,轻轻往回吸、抽,到嘴里后再吐出或是轻轻的从鼻子擤出。
这样才是生理性的排痰方式。我们鼻腔中有纤毛,纤毛摆动的方向是往后的。排痰要顺着纤毛运动的方向。
老人小孩更容易患上中耳炎
很多的小孩会患中耳炎,特别是婴幼儿。耳鼻喉科专家白主任表示,这是因为小孩的咽鼓管比成人短、粗,并且位向接近水平,所以在给小孩喂奶时,妈妈不能躺着喂,就是因为喂奶时,特别容易将奶水呛进咽鼓管内,引起中耳炎。
而老年人多发是因为老年人慢性病多,例如糖尿病、心脏不好、肺炎、肝炎等,所以抵抗力差。而且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退化,相较一般人的抵抗力偏低。
中耳积液可致聋
非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因为中耳腔内有粘膜,粘膜都会有分泌功能,分泌的液体一般是通过咽鼓管排出,但如果咽鼓管不通,液体在中耳腔内就会形成积水,从而影响听力。
鼓膜上有两个窗,这两个窗形成位相差我们才能听清声音,而积液会淹没其中一个窗,导致位相差消失,所以就会耳聋。
发现病情时要及时就医。时间短的话,积液就是水性的,医生比较容易处理。但积液中有纤维成分,如果长时间不去处理,水份会被慢慢吸收,形成胶冻状的物质残留在中耳内,我们俗称胶耳。耳闷时,会听力下降,这时至少有30分贝已经听不见了。如长期不治,听力会严重下降。
烦人的中耳炎,我该拿你怎么办?
1、掏耳朵时应注意:不要用尖锐的器物掏耳朵,比如钥匙、指甲等,这些东西比较尖锐很容易划伤耳朵眼内的皮肤而导致感染,从而引发炎症。我们可以使用专门掏耳朵的工具,让亲人朋友帮忙慢慢掏,就不容易受伤了。
2、声音嘈杂的地方注意:噪声很容易伤到耳朵,耳膜受伤后,再掏耳朵不注意,更容易感染。声音嘈杂的地方少呆,避免不了的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装备耳塞、棉花等,可以减少伤害。巨响时更得躲远,比如鞭炮声,我们要躲远,或者双手捂住耳朵。
3、耳机听歌应注意:头戴式耳机,注意不要声音放得太大了,长时间,大音量的刺激耳膜,不仅会出现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或者失聪都是有可能的。耳塞式耳机更不能长时间戴,塞入耳朵不容易掉下来,它使声音的刺激变得集中,长此以往,耳朵就会造成伤害。
4、注意防止压力伤害:不要用手掌拍耳朵,突如其来的压力会导致耳膜破裂,导致失聪。巨响的也是压力问题,冲击波到来,我们张开嘴巴内外压力一样了,耳朵就不会受伤。
需要预约挂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