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急、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今天叶泰辉中医师为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秘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简介
叶泰辉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尽得真传。精研中医内科、针灸,擅用经方,独具心得,兼通时方,现为传福堂(龚庭鼻炎馆)特聘专家中医师。为了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叶泰辉中医师决定贡献出家传秘方和临床经验方,望能造福广大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让大家小病、医院,自己按方配药即可,疗效都非常的好。这些都是本人一直珍藏多年秘而不宣的珍宝,望见者珍惜,广为传播,赠方救人。
郑重声明
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叶泰辉中医师临床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流传的偏方、土方!一般只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方子,都会有很好的疗效,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叶泰辉中医师在为百姓免费义诊)
病因病机
中医学多称本病为“脓耳”。耳病者,浊阴之不降也,耳为冲虚之官,必阴降而浊沉,其耳乃声入而能通。若浊阴上逆,甲木不降,相火郁发则为热肿。其发生原因,急性者多外感风热邪毒,上干耳窍。或肝胆湿热,蕴结于耳所致。慢性者,多因急性期失治、误治,正虚邪恶而成。邪毒滞留,若脾虚运化不及,湿泛于耳,则成脾虚湿盛之症;如余邪不清,脓水久流,肾阴亏虚,则成肾虚邪聚之症。本方为散剂,取散者散也,有清散邪火之意,且外用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取效之捷远胜汤液。
病案举例
1个月前,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左耳流脓,且自觉听力较前下降明显。医院考虑“左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予以口服消炎药、肌注抗生素及局部滴耳治疗后,耳流脓现象无明显改善,到处奔波,医院求治,前后花去数千元,均未果,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予上方1付,患者自述用药3天后耳内流脓停止,听力恢复,七天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患者无耳流脓再次发作。
本方药材便宜,简单实用,疗效极佳,一般中药店均可买到,个别的药方在日常应用中添加了少许现代药,使药方更精炼,效果更突出。今天公开分享给大家,是希望为更多正在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解除痛苦,让他们早日脱离病痛,恢复健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