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联医疗集团
一家专业解决医疗问题的医生集团
全方位就医服务▼
★专家深度看诊★检查绿色通道
★床位预约协调★报告二次解读
★专家手术预约★名医上门会诊
★专项特需代办★海外一站式就医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感冒时,特别是擤鼻涕时,会有耳朵闷胀的感觉,听见的声音好像是隔着一层,但是咽下口水就会改善。这是由于感冒导致我们的鼻腔粘膜肿胀,堵塞咽鼓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中耳炎。什么是中耳炎,怎么治疗呢?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这期名医专访所讲的中耳炎就是中耳这一部分炎症。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
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耳蜗。
本期专家
陈蓓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年获耳鼻咽喉专业研究生学位,年取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耳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
在急慢性中耳炎、耳外伤、耳聋、耳鸣、眩晕及周围性面瘫等耳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耳显微外科、听力重建及人工耳蜗植入等。-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赴美国Emory大学留学一年,从事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治疗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以及中文核心期刊多篇。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现代医学耳鼻咽喉分支,参译《遗传性耳聋及其综合征》。
现任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晕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耳科学分会委员。
1什么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炎症性疾病。按病情来分,中耳炎有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好发于儿童,尤其是在春秋季,秋冬季交际的时候,感冒,扁桃体炎或者肺炎,呼吸道感染之后容易诱发。
2中耳炎分为几种类型?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共同拟订的一个中耳炎的临床分型指南。将中耳炎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和特殊类型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症状表现为耳朵闷,尤其是感冒以后出现耳朵闷,像进水一样,听力下降,听声音很远等方面。
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痛、耳朵闷胀感、听力下降、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因未及时治疗或用药不当,身体抵抗力差,或致病菌毒性国强,都有可能迁延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朵反复流脓、鼓膜穿孔以及听力下降。
3需要做哪些检查?陈医生表示,患者一旦出现耳朵流脓、疼痛等症状,首先需要到耳科进行专科检查,如鼓膜像、听力检查、颞骨CT。
4该如何治疗?对于中耳炎的治疗,陈医生认为不同中耳炎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首先需要明确诊断中耳炎类型。
药物治疗
急性中耳炎属于急性细菌感染,就需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陈医生特别提醒,抗生素一定要足量有效,比如该吃2片,只吃1片,要求一日3次,自己改为1次。小剂量的少次的吃药就相当于给细菌打疫苗了一样,产生耐药,所以杀不死它又让它产生耐药性,这种用法是非常错误的。切记急性期用药一定要足量有效,疗程要够而且要量要给够。
如果是鼓膜有穿孔情况,耳朵疼的比较厉害,那么就需要局部用滴耳朵的药,一般给予一些抗生素的滴耳液。另外还需清淡饮食,注意休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东西,保持大便通畅。
手术治疗
如果呈现的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持续时间很长或者是中耳胆脂瘤,影响听力的,有骨质破坏,则需要手术治疗。
有一部分保守治疗能够缓解最好,如果缓解不了就需要手术。手术也分有很多种,比如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疗无效就需要做鼓膜切开置管,把里面的积液排出来,听力可很快恢复。
还有一种是乳突根治术,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术需要将破坏的骨质全部清除,彻底清除病变。
陈医生做手术中
5有哪些注意事项?1、禁用耳毒性药物滴耳。比如以前常用的庆大霉素就是一个经典的耳毒性药物,虽然它这个抗菌效果非常好,但如果是鼓膜穿孔,滴庆大霉素就会出现耳鸣、眩晕然后耳朵听力下降,变成神经性耳聋。本来是个鼓膜穿孔造成的传导性耳聋,用庆大霉素之后可能会造成进一步耳聋加重。
2、忌用粉剂。粉剂喷入耳朵是可以短暂的停止流脓状态,但是粉剂与溶液结合,形成固状,影响引流,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
3、避免接触噪音。在噪声环境下暴露时间长就会出现噪声性耳聋,而且中耳炎患者听力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噪声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不稍加注意可能会进一步对听力造成噪声损伤。
6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1、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熬夜、劳累。陈主任表示,中耳炎经过治疗好转后,如果能够在生活上勤加预防,可能几年之内都不会病变,也是让病变不再发展的一个有效办法。
2、如果有鼓膜穿孔,一定要禁止游泳、耳朵不能进水。
3、避免感冒,呼吸道感染,增强抵抗力。
4、哺乳时不要让婴幼儿躺着,平卧。尽量让孩子头高一些,倾斜一下,头高一些,这样不容易呛奶。一旦呛奶就很容易进到咽鼓管中,容易诱发中耳炎。
5、不要用力擤鼻子。使劲擤的话容易把细菌带到咽鼓管里面,进入中耳内。
6、不要随意挖耳朵。不提倡各种形式的挖耳朵,正常的耵聍耳屎其实对耳朵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和抑制细菌增长的作用。
7、尽量不要自己使用双氧水洗耳。大量的脓栓或是胆脂瘤等其他的病变不太适合用双氧水。双氧水本身腐蚀性比较强,掌握不好的话对耳朵有不可逆的损伤。
陈主任特别提醒广大患者,如果耳朵出现疼痛、流脓、声音模糊等症状,医院相关科室就行检查,切不可一拖再拖。因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这两种情况会造成很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往期回顾
为什么肿瘤越来越多?防癌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缺乏维生素导致什么病?什么食物补哪种维生素?一篇文章告诉你
您真的了解癌症吗?
医联X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