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I游泳I小常识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孩子们要放去游泳啦!
夏季来临,游泳成为很好的健身消暑的运动,但是一定要注意有关安全防范,做到防范于未然。那些关于游泳的小常识,你知道吗?
游泳的好处有哪些?
游泳需要哪些装备?
有哪些游泳姿势?
这些病症患者很危险!
安全游泳小贴士
忌饭前饭后游泳
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忌月经期游泳
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忌长时间曝晒游泳
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
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忌酒后游泳
酒后游泳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另外,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忌忽视泳后卫生
泳后,应即用软质干巾擦去身上水垢,滴上氯霉或硼酸眼药水,擤出鼻腔分泌物。如若耳部进水,可采用“同侧跳”将水排出。之后,再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在日光下小憩15——20分钟,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技巧——游泳教学
1、换气动作越小越好
2、游泳动作越协调越好
3、游泳速度越均匀越好
4、对于前进有效的动作都是加速的
5、对于前进无效的动作应放松肌肉
6、掌握良好的初速有利泳速增进
7、永远划是静水
8、前进阻水横断面积越小越好
9、有效动作阻水横断面积越大越好
注意事项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重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饭后、饮酒不宜游泳。
5、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6、在入水之前最好先体验一下水温,如果有过冷或者过热的水温时尽量不要急于下水。池水的水温对血液循环、心脏、血压、呼吸、新陈代谢、人体皮肤、肌肉都有影响。
7、不要跳水,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强烈打击。
8、游泳后,要用干净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以免传染疾病。
9、忌游泳后马上进食
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10、忌游时过久
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1、什么时候游,应该游多久?
专家建议每次游泳时长不宜超过1.5小时,戏水不宜超过3小时。
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上午7点-11点和下午4点-晚7点是人体最佳游泳时间。饭后1小时方可游泳,游泳后最好休息20分钟再进食,这样对身体体能的恢复最好。
2、泳前准备以及如何应对抽筋?
游泳爱好者游泳前,必须做准备活动,以防在游泳池游泳过程中出现不适。准备活动时首先应将身体打湿,充分活动开身体后方可开始游泳。如运动中发生抽筋症状,可将双臂张开,双腿紧闭,身体会自动浮在水面直到症状消失。
3、一定要戴泳镜泳帽吗?
泳镜和泳帽作为游泳必备的标准装备,在泳池进行游泳的话,一般是强制要求佩戴的。无论是公开水域还是游泳场馆,水中都是会有一些微生物的,而游泳馆更是有化学制剂,这些都是会给我们的头发以及眼镜造成伤害,而佩戴泳镜和泳帽之后就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头发以及眼镜了。
游泳中常见的疾病
结膜炎:
1是游泳中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眼红肿、异物感、疼痛不适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衣原体引起的游泳池性结膜炎和细菌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游泳时最好戴防水眼镜,若游泳后感眼部不适,可点用利福平眼液或0.25%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洁毛巾擦眼。
中耳炎:
2
游泳后,若出现耳朵疼痛,甚至发烧、流脓,那是游泳时带有细菌的水灌入耳朵,导致中耳炎的结果。所以,游泳时当池水入耳后,可将头向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为防止池水进耳,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后一旦耳痛,应用复方新霉素或氯霉素甘油滴耳液滴耳。
鼻窦炎:
3
跳水及潜水易引起鼻腔进水,将水带入与之相通的鼻窦,若水质不洁,就能引起鼻窦炎,可出现鼻塞、鼻痛、流粘涕或头痛等症状,治疗时可用1%麻黄素滴鼻液与链霉素滴鼻液交替滴鼻。
咽喉炎:
4
多在呛水或吞水后发生,除可出现咽喉不适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轻者可用多贝尔液含漱或含化消炎含片,医院检查。
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
5
在天然水域中,有时会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所含化学物质侵袭,导致皮炎,体表长出细小的红色丘疹,奇痒。可用氢化可的轻软膏或炉甘石洗剂每天外擦数次。
祝孩子们过上一个健康的暑假!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蓝鲸体育有限公司
一起分享游泳的点滴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