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老人中耳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婴幼儿中耳炎小常识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7-11-5

婴幼儿中耳炎小常识

一、耳朵构造

一般来说,婴儿比成人易患耳疾。因婴幼儿的咽鼓管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仅为成年人的一半长,而且管径粗,位置较水平,管口常呈开放状。因此,鼻咽部细菌及分泌物容易经过此管进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

二、中耳炎的急性症状

急性中耳炎表现为耳朵疼痛,早期啼哭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伴发热、拒奶等症状。

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耳外,宝宝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如: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三、观察宝宝,注意宝宝的各种异常

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宝宝是不是患了中耳炎。损伤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宝宝耳朵可能不舒服。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建议尽快带宝宝去看医生。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声音反应迟钝,叫宝宝几遍也不理睬,建议尽快带宝宝去耳鼻喉科检查。

四、注意哺养的姿势等细节,保护宝宝不受感染。

对人工哺养的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若用奶瓶喂奶,不能让婴儿平躺仰卧,应该先把婴儿抱起来放在膝上,然后将其头部斜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再用右手拿着奶瓶喂奶。喂奶速度也不宜太快、太猛,当婴儿哭闹时应暂时停喂奶,以免咳呛将牛奶喷入咽鼓管。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特别在夜间喂奶时,应尽量抱起婴儿,防止因婴儿头部位置过低,其口含的剩余奶汁在熟睡后流入咽鼓管内而引起炎症。正确的喂奶方法是:抱起婴儿喂奶,喂完后轻拍婴儿背部2—5分钟。

扫码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1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