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急性中耳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middot耳朵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21-11-29
北京青春痘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

?提示:点击上方家庭育儿妈妈课堂↑免费订阅本刊

孩子的来临,是上天赠予的最好礼物。但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手忙脚乱是宝爸妈最真实的成长状态。孩子身体的任何部位一旦出现让大人觉得不对的地方,就会彻夜难眠。

堂亲们经常在后台问,孩子为什么老爱揉眼睛……孩子有尿布疹怎么办……孩子得了中耳炎怎么治疗……孩子的外阴如何护理……小堂整理了《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7:直面小儿护理》的相关内容,将分为《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眼睛篇》(点击阅读)、《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耳朵篇》、《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鼻子篇》、《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口腔篇》、《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肚脐篇》《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外阴篇》《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臀部篇》逐个进行介绍。

今天是——

小儿最需要护理的部位·耳朵篇

孩子为什么常揪耳朵、拍头

很多婴儿都有揪耳朵、抠耳朵、拍头等习惯,家长多认为是耳道进水、中耳炎、耳垢等原因所致。

实际上这样的动作多是因为两侧内耳发育不均衡。

孩子如果真是中耳炎,会有哭闹、发热等现象。内耳负责掌握人体的平衡,两侧内耳发育不够一致,会使人感到耳朵不适,如同飞机刚降落时我们会感到耳内有东西存在。

有些孩子甚至会因此拒绝坐汽车安全座椅、坐车时哭闹,甚至呕吐。

孩子揪耳朵、抠耳朵、拍头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轻轻揉揉耳朵,缓解不适即可。

这种情况会随着生长发育自行缓解,多于出生后半年至12个月内消失。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听力会受损。

平时家长可带孩子玩秋千、转椅等游戏,协助内耳平衡的发育。

孩子抓破耳朵怎么处理

由于婴幼儿末梢神经发育不够健全,也就是说孩子对疼痛没有成人敏感!经常在抓耳朵过程中,造成耳郭或外耳道轻度创伤。

所以,出现一些局部抓痕,并不意味着情况严重。如果出现抓痕或少量出血,家长可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擦拭局部。

耳朵不慎进水怎么办

(图片点开放大观看更清晰)

如果怀疑游泳、洗澡的时候,有水进入婴儿的耳道内,可在婴儿耳郭内放入松软的棉球,5分钟后取出。松软的棉球能将耳道内的水吸出。

耳道是远端密闭的管道,洗澡、游泳过程中,水很难进入深部。如果使用棉签等清理耳部,容易将水引入耳道深部,造成外耳道感染。

滴耳液正确用法图示

(图片点开放大观看更清晰)

正确使用滴耳液几个关键点:将头歪向一边或侧卧床上,将耳郭向下和向后拉伸以打开耳道。按医生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滴进耳内,并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次有助药液流入耳内。

耳朵里有响声,不伴疼痛,很可能是耳石所致。若是耳石,可先滴软化耳石的滴耳液3-5天,医院取出已软化的耳石。否则取耳石过程会非常疼痛。

耳石的形成,与耳道正常分泌物有关,也与曾经的耳部感染有关。经常取出的耳石为深褐色,那是脓血性分泌物的干痂,说明孩子曾经患过中耳炎。

孩子得了中耳炎如何治疗

如怀疑患有中耳炎,家长最好带孩子去看儿童耳鼻喉科医生,他们可以进行详尽的检查。目前,医院的儿内科医生没有耳镜,无法进行局部检查。

诊断了中耳炎,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或其他途径的抗生素应用。患有中耳炎的婴幼儿,在完成抗生素治疗后,应该找医生复诊。

中耳炎为婴幼儿常见呼吸道感染之一,多为细菌感染。家长在家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孩子耳内状况,所以耳温测量可成为判断婴幼儿是否患有中耳炎的简易方法。同样的体温计,同样的手法,分别测量双侧耳温。如果相差0.5度以上,应该考虑温度偏高侧出现中耳炎。对于中耳炎,首选抗生素治疗。

(图片点开放大观看更清晰)

如何给孩子清理硬耳垢?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耳朵内会出现结石样的硬耳垢,非常担心,其实,硬耳垢形成有以下原因:

1、出生时耳内存留的少许羊水;2、耳内分泌腺的持续分泌;3、洗澡时可能进水;4、婴幼儿易发的中耳炎。

耳垢本身对孩子不会造成伤害,适当机会取出即可。但若盲目去除硬耳垢,孩子一定会感到难忍的疼痛。

家长帮助孩子取出硬耳垢时,建议先使用软化耳垢的滴耳液,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使用时让孩子侧卧,每天一次,每次1-2滴,滴药后保持侧卧至少5分钟,连续使用5天,硬结的耳垢就会被软化。经这样处理后,耳垢就会非常容易除去了。

小儿耳朵护理一问一答

Q1孩子一坐车就哭、频繁揪耳朵,是不是耳朵疼,该如何处理?A

这与婴幼儿双侧内耳发育不够成熟有关。内耳掌握平衡,婴幼儿的双侧内耳还不能很好控制平衡,这是发育中的常见现象。

为此,家长可有意识让孩子玩坐秋千、转椅等游戏,逐渐训练孩子的内耳。训练时要循序渐进,以能接受的程度进行,避免孩子惧怕。

Q2出牙和耳部感染都揪耳朵,要如何区分呢?A

出牙时,发热很少超过38℃,而耳部感染时,体温会更高些。

出牙时,只有婴儿平躺时才会出现揪耳朵现象。而耳部感染时,婴儿处于任何体位都会出现揪耳朵现象,平躺时会越发激烈。

还有,出牙时唾液产生过多,而耳部感染时不会出现口水过多现象。

Q3孩子发烧了,怎么判断有没有得中耳炎?A

发烧时,建议家长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测量体温的方式有几种:耳温、腋温、肛温等。家庭中最为简易的方式是测量耳温。

因为耳温计反应速度很快,数秒内即可获得体温结果。

如果发现孩子两只耳朵温度差异超过0.5度,孩子很可能出现了中耳炎。温度高的一侧往往就是感染侧。这时医院就诊。

Q4孩子摆弄耳朵,是不是得了中耳炎?中耳炎有哪些症状?A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摆弄耳朵就是中耳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婴儿的咽和耳之间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咽部感染易同时出现中耳发炎和感染。

中耳炎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既然是上呼吸道感染,就会出现发烧和其他不适,比如:咽痛、流鼻涕、哭闹等。

孩子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不会仅仅只是摆弄耳朵。再有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是急性感染,孩子不可能长时间摆弄耳朵而没有其他表现。

Q5我家小孩两个月,耳朵里有很多黄色的固体物,耳朵外廓也有很多。有异味。有渗水现象。医生说是中耳炎,开了头孢克洛冲剂。请问这种药对小孩有没有副作用,得了中耳炎要怎么治疗?A

确诊婴儿患了中耳炎,就应接受耳道局部和口服抗生素治疗,且必须坚持7-10天的治疗过程。

任何治疗都有副作用,口服抗生素容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因此,可在口服抗生素2小时后,服用活性益生菌,每天1次即可。再有,坚持医生推荐的抗生素疗程,避免耐药菌产生。

Q6宝宝3个月不到,最近发现他的耳位不一致,右脸比左脸大,是否可以通过睡姿来调整?网上说法不一,有说往脸大的一侧睡,有说往小的一侧睡,迷茫。A

婴儿耳位偏差、左右脸不对称,可能与斜颈有关。斜颈是婴儿常见现象。

宫内胎儿姿势和生产时牵拉都可能导致斜颈。由于斜颈引起长期歪头,致头颅骨发育不对称,出现斜头,也使脸部不对称、眼睛大小不一、耳位出现偏差。

发现面部不对称,先不要考虑哪种睡姿可解决,而是应该排除斜颈或应该积极通过按摩等物理治疗解决斜颈。

如果是斜颈,要及时纠正,因为斜颈带来的问题除了影响外貌,还会影响听、视、牙齿发育以及今后心理健康。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崔玉涛著东方出版社)授权内容发布。

家庭育儿妈妈课堂(CandyBook8)为本套书内容独家代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我们将按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9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