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良医职业培训学校:学中医到良医可信赖的省级培训学校
1、“火孩儿”临床表现为热性,食量大、爱“积食”,小便黄,大便干,性子急,怕热,睡觉爱把手脚放在外面或踢被子,喜欢光脚,晨起有口气,容易出现咽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的炎症或疖肿,就是常说的“食积”“食火”表现。
“火孩儿”可以试试菊花3~6克、芦根10克,生山楂10克,放在一起代茶饮。
2、“冰孩儿”临床表现为寒性,怕冷,脸色偏白或黄,欠光泽,一吃凉的东西或瓜果容易肚子不舒服甚至腹泻,属于脾胃虚寒的表现。
“冰孩儿”食疗以山药、生姜等为主,配合艾灸、按摩等方法来温补脾土。
3、“胖孩儿”临床表现为虚胖,喜欢吃肉食、面食,肌肉松软,多汗易感,体力不佳,嗓子容易有痰,大便黏或不成形,舌苔白厚,属于痰湿偏盛的表现。
“胖孩儿”平时可取陈皮、薏米、茯苓适量(每味6~9克)代茶饮。若饮食积滞,可每日取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15克代茶饮,建议连饮3天。
4、“郁孩儿”临床表现为惊恐焦虑,惊恐居多,容易紧张焦虑,心思较重,缺乏安全感,睡觉不踏实、多梦,缺乏朝气和活力,属于肝郁气滞的表现。
“郁孩儿”主要需配合心理调节,也可尝试适当运动或音乐疗法,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饮食建议以清淡为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和,气血失调,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一切可以以脾胃调理为基础,调好脾胃,都可以化掉寒热胖郁的表现。
1.摩腹: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是积极正面的手法。
2.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揉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通络导滞的作用,能调理全身气血。一般可按揉50~次。
3.捏脊: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手法,是积极正面的小儿推拿手法。
4.艾灸:适用于脾胃虚寒的孩子,穴位选足三里、中脘、神阙,脾俞。小儿艾灸足三里要时间短,每个穴位5-10分钟,适用于冰孩儿类型。
有的书上足三里忌灸,是因为古代是直接灸,小儿无法忍受,容易感染。
吴老师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喜欢小儿推拿请咨询,山东良医职业培训学校司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