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曾在微博抱怨自己得中耳炎很痛苦,引发不少粉丝共鸣。其实最容易得中耳炎的要数幼儿。天气忽冷忽热,孩子更易生病。
浙江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孙越峰说,最近来看中耳炎的孩子明显增多。除了鼻炎,中耳炎算是我们科室病人最多的病种了。”孙主任说,特别是晚上急诊,看耳鼻喉科的孩子中有一半是中耳炎,都是因为医院。
百分之六七十的孩子得过中耳炎
孙越峰主任说,6岁以下孩子,特别是1-4岁的,很容易得中耳炎,这个病在孩子当中非常普遍,每十个孩子中,起码有六七个得过中耳炎。
因为在幼儿时期,儿童的咽鼓管是平的,当鼻腔内有病毒时就容易逆行到耳朵,引发中耳炎,洗澡、游泳不慎耳部进水都可能引发中耳炎。家长往往认为它只是一个小病,吃几粒消炎药就可以治愈。
要高度警惕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是一个极易让家长疏忽的疾病,它的症状表现为耳朵痛、听力下降等。但这种症状有时候很模糊,有的是隐隐作痛,有的是剧烈疼痛,有时痛一下后又不痛了,或者在幼儿园里痛一下后回家后又不痛了。此时,有的家长会以为是孩子不当心碰到了耳朵,不会马上怀疑是中耳炎。特别是对于3周岁以下的小孩,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很难告诉父母到底哪里不舒服。
急性中耳炎如果发现及时,对症下药,一般马上就会痊愈,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听力。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变为慢性中耳炎,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听力永久下降。在6个月到3岁之间,也就是儿童正在初步习得语言和其他一些主要认知性的社会技能时,中耳炎发病率最高。
美国科研人员年发现中耳炎对儿童学业有严重影响,因为中耳炎的反复性会干扰孩子的语言和感知能力。多次复发的孩子对其他人讲话不太留心,对完成某项事情也缺乏持久性。在一些时候,他们不能明白周围人在说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受到这种状况重复影响所导致。经常有家长发现孩子精力不集中,并没有向这个方面寻找原因,等发现时孩子的听力已经永久性受损,悔之晚矣!
高质量的儿童看护中心可以减少中耳炎对孩子语言的影响
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将中耳炎儿童语言恢复状况当做评价一个儿童看护中心的重要标准之一。
多精力不济的年轻父母,会选择将孩子交给老人。但是老人往往听力衰退,会大声讲话或者将电视长期开到最大音量,这些都对孩子的听力尤其中耳炎儿童听力恢复非常不利。
在儿童看护中心,与中耳炎有关的发育问题可以得到减轻或者消除。在这里噪音会被控制在最小程度,且看护人员致力于和孩子们进行回应式交流,这增加了他们聆听口语的机会。因此,孩子如果患过中耳炎,家长应该考虑将孩子送到高质量的看护中心,帮助孩子从看护者那里获得对他们有利的语言性刺激。
从基因型提前预防慢性中耳炎
在过去,医学界虽然一直认为中耳炎与遗传有关,却没有直接的证据。年10月4日BhuttaMF团队在顶级期刊SciRep发表的最新论文对此给予了强有力数据支持:
慢性中耳炎积液(COME)是儿童中引起听力损失最为常见的原因,并且具有高度的可遗传性。研究人员从英国的35家医院招募了6岁及以下且因COME经历外科手术治疗的儿童和他们的核心家庭作为研究群体。研究人员检测了多个基因与中耳炎之间的关系,并且探索了芬兰国家的一个案例-对照群体研究显著结果的重复性。
研究人员检测了个家庭、名个体(这是目前数据量最大的一次同类实验,有重要意义),发现了中耳炎与rs的G等位基因具有强烈相关性。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支持了中耳炎与基因遗传具有联系,该研究是首次报道中耳炎与TGIF1具有相关性。如果您孩子此位点为G等位基因,一旦患急性中耳炎就有转成慢性中耳炎的潜在风险,因此要特别提起白癫风病的图片白殿风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