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灰蛇线,埋伏千里。沧桑大计,应在百年。
无形之念,有意之缘。顷之成事,五色具全。
初则未识,知之已晚。悔恨其时,当断不断。
豪言壮语,尽付空谈。英雄事迹,毁于一旦。
反是不思,何其可怜!伏笔既定,悬思已成。
待彼来者,可破阵焉?——.7.24
写完这一篇的第二天就是查分日,之后的一个月,虽然我仍是下棋,但也没有了寻章摘句的心情。再之后,军训事多,学业繁忙,我的棋瘾算是比较成功地戒断了。直到这学期学院开了棋类的课,我才想起来有这么个爱好,可惜棋力是一落千丈,总是输,大概是下棋的才能终究转化为了别的什么才能。近两周压力很大,尤其是上周第一次去带团体,我大概打前一周就开始为此焦虑。我有心为自己开个好头,便搜罗了一系列不太容易出差错的活动,又处心积虑地编造出种种规则,最后拼凑出了一个大概是毫无经验的人也能带的下去的团体方案。这一过程,倒有点写《棋生》时故意埋伏别人的味道,只是动机到底不同。说实话,我在埋伏别人这方面的功力大概是没有降级,只是在下棋时输的多了些,大概是这些旧的套路已经难以骗到人了——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似乎是某种隐喻。于是在上周四长跑之后,我又仿着《棋生》,晚上强凭着诗兴写了《棋路》一篇,算是自勉,其词句如下:棋路
诸事万端,岂可兼顾?人心千绪,岂可皆知?
繁星浩渺,不知其数。棋生变化,更难穷通。
奇思妙着,常常隐患。创新求异,往往伏凶。
前人设计,后人蹈矩。投足举手,定式重重。
如越雷池,如在鞍笼。偶一逾越,耳赤面红。
纵然得胜,何足称功!今思跳脱,开此初阵。
愿彼来者,尽显其能!——.4.8
很难说是不是写这首诗起了作用,也可能是第二天做了咨询的缘故,那两天我的情绪倒还好,虽然在带团体时确实有些紧张,但还算是比较成功地带了下去,既没有超时,也基本上达成了最初设想时的一些期待。不得不说,当天结束时我内心中还残留有不少害怕、紧张、焦虑、担忧等等负面情感,不过这些情感到底还是被一种非凡的成就感所掩盖了。那天下午,我收获了这周的第一局赢棋。
直到之后开始写督导案时,我才重新发觉到自己心中的这些情绪的余波,而且是越反思团体的经过,便越觉得自己似乎做错了很多,心情也是愈加复杂和沉重。督导案越写越长,先是写了15页,之后删删改改,也还是保留有11页的大篇幅。到了督导这天,我俨然已经有了种逃离的本能,甚至连身体都有了反应——先是半夜难以入眠,然后是被疑似中耳炎疼醒,吃了药之后又开始发困,一口气睡到了中午,连上午的课都睡过了一节。在督导的时候,我也是有些手足无措,说话也是唯唯诺诺。我想,要不是有人打断,可能花两个小时我都没法把案例报完。
好在参与督导的学长学姐们很是包容,督导老师也很有经验和智慧,整个督导的经历最终还是很愉快而有收获的。两个小时之后,我感觉身上已经没了来时的包袱,心情也变得轻松了些。
回来路上下了盘棋,下到一半断了网,系统判了我输。之后跟AI把棋下完,在中途被埋伏了一手,最后还是输了——但后来复盘一看,其实还是有逼和的方法。晚上想到这一局,又有了些诗兴,写了《棋终》一篇,其词如下:棋终
短兵相接,难称胜势。森严壁垒,难称败落。
胜负未分,时不待我。棋钟作响,愁急煎迫。
欲出奇计,从旁窥伺。三求速攻,敌阵未破。
偶然不察,反遭杀戮。中军溃散,棋驹零落。
无心求胜,志气先弱。投子告负,自吞苦果。
复局察之,错失一和。顿足捶胸,悔恨不跌。
嗟尔来者,再弈如何?——.4.14
这样一来,大概也算是写了一个系列。至于再次“设伏”“对弈”之时,是不是能再写出一些俗曲歪调来,大概还是得看那时候的心情——想来是不足以再写一篇文章了......
这次的更新就到这里了,下次更新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