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这几天,线上儿童护耳知识宣传、线下耳聋耳鸣健康咨询等爱耳日系列活动正在举行。除了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年轻人来咨询的也不少。
这些患耳病的市民大多是什么症状?怎么防?怎么治?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就如何正确保护和护理我们的耳朵来说一说。
老人耳朵听力下降不可听之任之
市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市60岁以上的持证听力残疾人有人,占了绝大多数。“来医院咨询的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情况比较普遍。”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鲁杰告诉记者,这些大都是老年性耳聋,主要是听力生理性衰退导致。
鲁医生介绍,对于老年人来说,器官逐渐老化,听力下降,有的还伴有耳鸣,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这很正常,不是病,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老年性耳聋是听力自然衰退,但也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尽早就医。如果早期干预措施及时得当,可以有效保护老年人的残余听力,不让病情加重。”
医生还提醒老年人,要注意防范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慢性疾病,同时注意平时生活作息,提高体质,饮食清淡,注重睡眠,这也是直接影响听力的要素。
年纪轻轻也要预防突发性耳聋
“我现在用耳机听音乐、玩游戏声音都要比之前调得响了。”“我的耳鸣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前一直以为是自己没睡好,现在已经影响到工作了!”在接诊中,不少年轻人都碰到这样的问题。鲁医生介绍,虽然老年性耳聋是最普遍的耳病,医院住院治疗大多是突发性耳聋。
鲁医生说,早年听力下降常见于五六十岁的中老年,而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常患突发性耳聋,还有不少是在校学生。这主要是跟噪音、用耳习惯不良、熬夜、睡眠不好等有关。“特别是现在有些年轻人喜欢戴个耳机,有些还是3D立体声,如果使用时间过久会造成听觉疲劳,长期下去损害听力。”
医生提醒年轻人,除了远离噪音,保持规律的生活之外,使用耳机时也要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突发性耳聋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发现有轻度的耳鸣或是耳朵闷塞感就要早干预、早治疗,有些耳聋通过高压氧、药物等早期治疗手段依旧能恢复到原有听力水平。”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切勿自行选购
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鲁医生介绍,听力障碍确诊后,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障碍康复。
一般认为,不能恢复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应首选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助听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声放大器,通过处理放大声音信号,“助听器选配需要进行全面的听力学检查,医生会根据听力损失性质及程度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同时要遵医嘱定期调试助听器。”
而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高科技电子装置,它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使人产生听觉。“人工耳蜗更多应用在会说话之前的儿童身上,可以通过评估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觉语言康复训练,但受植入者年龄、听障病因、病程及术前听觉语言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人的效果不同。”
医生提醒,无论是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都一定要去正规的听力康复机构选配,随意配戴可能加重听力损失。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持证听力残疾人达名,为了给他们带去更多更好的帮助,近年来,我市实行了康复服务行动“助听”政策,除了为全市中耳炎听力残疾困难户提供相应手术费用补助外,还为有需求的困难听力残疾人进行听力测试、耳模制作、助听器配发和安装服务。
全媒体记者:杨昀编辑:芝麻?祝一切安好!今天,慈溪80后妇产科男医生许成成踏上援藏路!
?上林坊一带老是吃霸王餐的男子被抓了!判刑7个月!
?慈溪有人闲来无事拿弹弓打鸟,被罚了元,更严重的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