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专家话健康总是头晕,可能是耳朵里的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21-6-18
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头晕的症状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许多头晕的患者来院就诊都会选择挂内科但有的时候我们的头晕可能是因为耳朵里有了一块不老实的“小石头”今天是全国爱耳日,我们请到了耳鼻喉科的石伟医生,为大家具体讲讲这个“小石头”。耳石症,是临床上一种通俗的叫法。这也造成了大家的误解其实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良性:指不严重,与脑梗或脑出血不一样,不会生命危险;阵发性:表示眩晕呈发作性,持续较短时间后可缓解;位置性:意味着在头位或体位改变时眩晕发作;眩晕: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动、倾斜、升降的一种主观感觉。误区:好多人认为耳石在外耳道里,于是急着让大夫给他掏出来。其实,耳石并非耳道内的“耳屎”,而是在内耳前庭里的一种碳酸钙结晶石头颗粒,与肾结石和胆结石不一样的,正常情况下它就一直在我们体内,位于内耳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上,所以我们是掏不出来的。正常情况下附着在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上的耳石感知重力及体位变化、维系着人体的平衡。如果没有它,身体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功能,无法行走、生活。

临床表现有哪些?

我总结耳石症临床表现为:

短:发作时间短动:头位或体位变动时发生床:常常在起床和躺下时发生由于受各种原因,部分耳石颗粒会从椭圆囊斑上脱落、自由漂浮,“过山车”般滑入相邻的充满内淋巴三个半规管中。当你头位/体位变动时,由于耳石比内耳淋巴内液更重,受重力影响,掉入半规管内的耳石在半规管内滚动的过程中带动内淋巴液的流动,间接或直接刺激半规管中前庭感受器-壶腹嵴上毛细胞,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我们就感到强烈性眩晕;同时由于前庭迷走神经反射,头晕会引起恶心、呕吐、出汗、心悸。

如何根据自己的眩晕症状确定或怀疑是“耳石症”呢?

1.眩晕发作与特定头位变动有关,比如躺下转头、翻身、起床、蹲下、低头、抬头就发作,不动时不发作,所以只能朝着一个体位睡觉;

.眩晕持续时间短暂,常小于1分钟;

3.可伴有恶心呕吐、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

4.每天反复发作多次,连续数天至数周;

5.在发作间歇期一般无不适。

如果您有以上症状,及时到耳鼻喉科做耳石体位诱发试验(Dix-Hallpike变位试验、Rolltest滚转试验)等检查即可确诊,眼震电图和甩头试验记录仪可测试耳前庭和6个半规管的功能状态。当通过检查确诊了耳石症,可以通过最有效的耳石复位治疗,通过改变头部以调整半规管角度特定的轨迹运动,引导脱落的耳石颗粒复位到前庭椭圆囊和球囊。不过,耳石症易复发,具体到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老年人、生活习惯未改善更容易复发。复发后及时就医复位治疗。如果短期内复发,需警惕是否伴有其它疾病,必要时行头颅脑核磁共振以排除中枢性疾病。

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大家可能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便平时生活中规避“耳石症”的发生。

1.其实大都数耳石症患者病因不明,属于特发性耳石症。

.有些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痛、头部外伤、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年老致耳石老化、手术后、长期一个固定卧位睡觉等导致耳石脱落。

3.避免诱因可以预防疾病:劳累、熬夜、吸烟、酗酒,控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多晒太阳适当补钙。

如果您还有关于耳石症及耳鼻咽喉疾病的问题,可来院或来电咨询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