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儿科门急诊就诊的高峰期,感冒是最为常见的疾病,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庆忠提醒家长,这段时期要当心一种随着上呼吸道感染悄然发生的疾病,那就是中耳炎。
感冒后易诱发中耳炎中耳炎的发生与感冒有密切关联。李庆忠指出,耳朵也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与鼻、咽、肺这些呼吸道连通,因此呼吸道感染炎症很容易侵犯到耳。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大约90%的孩子在6岁之前都曾患过至少一次。大部分孩子可以在3个月自然痊愈,有些家长甚至都未曾察觉。
冬春季既是感冒的高发期,同样也是中耳炎的高发期,必须要引起注意。有些孩子反复感冒,急性中耳炎迁延难愈,转变为分泌性中耳炎。另外,随着寒假结束后开学,3~6岁孩子很容易在幼儿园交叉感染,导致疾病反复。
除了感冒,中耳炎还与儿童常见的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相关,患有这些疾病的孩子,更容易诱发中耳炎。
如何察觉中耳炎中耳炎有哪些症状呢?李庆忠介绍,急性中耳炎大多是从突然耳痛开始的,也有部分孩子会感到耳闷,像有东西堵住,耳朵里面嗡嗡响,听力下降。年幼的孩子不能清楚表述,但可能会对周围声音反应迟钝,或是常常把电视音量调高等,如果察觉到孩子听力方面的变化,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检查。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以自愈,对此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治疗方面,除了针对感冒、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治疗,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中耳炎。
3个月未愈需鼓膜置管分泌性中耳炎发生时,由于咽鼓管阻塞,中耳腔会有积液。大部分情况下,积液会慢慢自行吸收、消退。但是,李庆忠强调,也有部分孩子病程超过3个月仍然未好,这时积液逐渐变得黏稠,被称为“胶耳”,而这种情况下积液已经很难再自己吸收,时间长了会影响听力,就需要手术治疗了。这种鼓膜置管手术是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切开鼓膜,清除积液,冲洗中耳腔,放入通气管。术后一般没有不适,除了要遵医嘱复查,平时耳朵不能进水之外,与正常孩子无异。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可在门诊把置管取出。
当然,李庆忠也提醒家长,鼓膜置管并非一劳永逸,如果感冒,还是有可能再发生中耳炎的。预防中耳炎,只有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尽量避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医生简介
李庆忠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鼓膜修补、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胆脂瘤、耳前瘘管、球囊扩张治疗咽鼓管功能不良等耳科显微手术、腮腺包块手术、梅尼埃病的外科干预、面神经手术以及颞骨肿瘤以及颅底病变相关手术。对于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咽鼓管功能不良、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面瘫、听神经瘤的规范诊治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汾阳院区)
特约门诊:周二全天(浦江院区)、周三全天(汾阳院区)
END往期精彩回顾诊治尿感,有必要做尿培养吗?
不同白血病,“结局”不一样
中风患者别忽视“限糖”
岳继慧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