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疾病,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症。好发于儿童,5~16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达3%,5岁以下者发病率更高,达5~10%,有时可反复发作多次。同时,中耳炎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擤鼻或鼻腔治疗后经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或鼓膜外伤、鼓膜穿刺等经外耳道鼓膜途径侵入中耳。中耳炎每个季节都会频发,但尤其冬季,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较多,引起中耳炎的就随之增多。
小儿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儿童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有许多,主要病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感染、外耳道感染、血行感染。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
有些父母给孩子掏耳朵时,不小心损伤了孩子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儿童病理特点是中耳组织娇嫩,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感染后易发生充血、水肿和组织坏死,咽鼓管阻塞,影响中耳腔的通气和引流。
耳镜下正常的儿童中耳发炎出脓的中耳炎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
家长要小心是否患上中耳炎
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出“耳朵疼”,家长则不容易察觉。
如果宝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有可能患上中耳炎,家长要提高警惕。
1.感冒、呕吐、用力擤鼻涕后出现剧烈耳痛,可为单侧或双侧。
2.耳闷胀、耳鸣、听力下降。小一点的孩子不能表述不舒服时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否能正常玩耍、进食,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
3.当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摇头抓耳哭闹不安,常有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家长要警惕除肠道疾病,中耳炎也会出现此类症状。
4.感染4~5天后,疼痛减轻,体温正常,患耳可流出黄色脓液。
儿童中耳炎如何治疗呢?
由于儿童鼻咽部及咽鼓管的解剖学特点,决定了儿童中耳炎发病率很高,早期诊断治疗,可以很容易治愈,不影响孩子未来的听力。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出现前面提到的症状要早期就诊、对症治疗:
1.早期鼻腔用药:可以收缩鼻腔粘膜、咽鼓管咽口粘膜,促进疾病愈合。注意:发病初期一定不能用力擤鼻涕。
2.抗感染治疗同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3.遵医嘱可以使用沐舒坦、欧龙马等粘膜促排剂,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但要注意,儿童用药需遵医嘱。
4.发病开始阶段,可应用对症止痛药物减少患儿痛苦。
5.注意孩子是否有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腔肿物、过敏性鼻炎等相关疾病。
家庭护理,家长需要注意!
给宝宝洗澡、洗头时,尽量避免污水进入耳朵;
给宝宝喂奶时避免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较大,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引起呛咳,使乳汁通过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感染。所以,要注意喂奶时的姿势与奶嘴孔的大小。
给宝宝挖耳朵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耳内的皮肤黏膜而引起感染;
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尤其是对得过中耳炎的小孩更要引起重视。
孩子感冒后,要同时观察孩子耳朵
谨防中耳炎
如果中耳炎没有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就能发展成为慢性中耳炎,不仅治疗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展为化脓性、渗出性中耳炎,可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因此,在此提醒家长,孩子感冒后要留神观察他的耳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检查治疗,以防因为中耳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听力下降。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END-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优质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