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健品当成治病的良药是消费者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把保健功能忽悠成有治疗效果的产品,是保健食品销售中经常出现的违法行为。近日,在象山就有这样一位消费者,把保健食品当成药品使用,险些耽误治疗把女儿的中耳炎吃成耳聋。
去年,市民吴女士听信县内一家保健咨询服务部的宣传,为8岁女儿购买保健食品并当成药品服用了10个月,险致失聪。近日,吴女士向县市场监管局进行投诉,要求经营方退还货款1.2万元并对治疗费用提出赔偿。
经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后,经营方一次性赔偿消费者8.3万元。
据吴女士介绍,她8岁的女儿患有中耳炎。
去年5月,她在邻居家中接触到该家保健咨询服务部的推销员,在邻居和推销员的共同推荐下,就听信了“医院、不用打针吃药,只要吃店里的东西就能包治中耳炎”的说辞。
之后,便连续向该服务部购买了多维锌软糖、磷脂维生素E胶囊、初乳胶囊、乳钙咀嚼片等保健食品,支付货款1.2万元。
经10个月的服用后,她发现女儿右耳中耳炎不但未好转,听力还日渐下降。于是带女儿到上海第二医院就诊,并进行了右侧鼓膜切开手术。医生告诉她,手术很成功但听力可能恢复不到正常水平,如果再迟一些时间就诊,会致右耳失聪,这样连手术也没有意义了。
“‘两天内退烧,不用消炎药’、‘咳嗽的孩子一周基本痊愈’、‘拉肚子的孩子,2支就好’、‘腹泄三天即可’……女儿的中耳炎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这与店内虚假宣传诱骗我们购买有直接关系。”吴女士边说边向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出示她与推销员的白癜风早期图片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