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落地的小宝宝,不会说话,唯一表达的方式就是“哭”,千万不要小瞧新生儿的“啼哭”,听懂了这些“哭声”,也就掌握了宝宝的健康密码,有时候很多重大疾病也可以从哭声中得到预警!
关于“啼哭”,很多家长都有疑问
1、为啥我家宝宝比邻居家的还爱哭?
70%的新生儿都是爱哭的宝宝,只有30%表现得较为安静,是所有父母羡慕的“省心宝宝”。但是也要警惕那些“特别安静”的宝宝,一点哭的苗头也没有,绝对不是好现象。
2、为啥白天不哭,晚上哭?
40%的宝宝在晚上更爱哭,而且很有规律性,通常哭到半夜哄不停,也是比较常见的。这可能是刚离开母体后,暂时性的不适应引起的,除此之外,睡前啼哭也是某些生理信号。
3、不哭,不是好现象
99%的宝宝都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剩下的1%不会哭,或者哭声异常,背后很可能有发育异常。
4、你家宝宝每天哭多久?
每天宝宝的哭声累计起来,可能长达1.5-2.5个小时。很多新手宝妈被频繁地“哭声”折磨得痛不欲生,焦虑不安,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挺住!
5、为啥哭的时候没眼泪呢
0-2个月内的宝宝,哭起来是干打雷不下雨,没有眼泪,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新生儿鼻泪管出口处有一层膜状物,在一个月后才会破裂。如果3个月后宝宝哭的时候,还是没眼泪,就要提高警惕了。
6、女宝宝更爱哭,是真的吗?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一点不假,女宝宝哭的频率和时长,都比男宝宝多。有数据统计,在0-6个月内,女宝宝哭的次数是男宝宝的5倍。
宝宝的“啼哭”分三种
1、本能地哭:这种哭就是为了哭而哭,声音洪亮,气息充足,充分显示着宝宝的生机和活力,通常这种哭声但时间内不必理会,它不仅是无害的,而且还有助于发音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一点都不会影响精神和食欲。
2、正常的哭:属于正常的生理需求表现,基本上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哭,只要满足宝宝的需求,这些哭是很容易被安抚的。比如饿了,困了,渴了,姿态不舒服等引起的哭声。
3、异常的哭:属于病理性的哭,异常的哭声绝对值得警惕,这些哭声无论从气息、声调、节奏等,都表现极不正常。背后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
“异常的哭”,别忽视!
1、好难受,睡不着,该给我补钙了
哭声特点:宝宝总在半夜惊厥,突然醒来,哭一会,累了歇一会再哭,看似受到惊吓,有时会闭着眼哭,时断时续,哼哼唧唧的。手抓东西很用力。
应对方法:宝宝惊厥,爱哭,睡眠质量不高,可能是缺钙。
2、好无力啊,是不是缺营养了
哭声特点:宝宝哭声细弱,气门不洪亮,嗓音不清晰,反而有低沉嘶哑的表现,睡眠容易被惊醒,情绪烦躁,哺乳和排便都很少。
应对方法:宝宝可能因为偏食造成营养不良,比如缺少维生素等,妈妈应该注意辅食添加。
3、啊!肚肚疼
哭声特点:宝宝哭声突然,且剧烈,连哭带闹,一阵一阵哄不停,脸色苍白,身上冒虚汗,表情容易观察到痛苦状,怎么哄都不睡。
应对方法:新生儿肚子疼,最常见的就是肠套叠和肠炎,或者是疝气等。应及时送医。
4、哇!头好涨
哭声特点:宝宝哭声尖锐,声调特别高,急促短暂,脸色发青,四肢肌肉张力异常。很多在出生时有窒息史或产程过长缺氧的宝宝,容易发出这样的哭声。
应对方法:这些宝宝是重点抚养对象,缺氧或产程异常的宝宝,很容易出现一些脑性疾病,应及时送医。
5、哼!耳朵疼
哭声特点:有些宝宝哭声撕裂,声音高亢,在半夜哭起来尤为强烈,哭的时候总是摆头晃脑,忍不住总是用手抓耳朵。
应对方法:新生儿很容易患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病变,如果耳道里有异物流出,一定要马上送医。保护新生儿的听力很重要,这关系着未来能否学会说话的问题。
6、哭不出声,喘不上气
哭声特点:宝宝哭起来很急促,是一种“吸气相”啼哭,并且气息不稳,肺部有杂音,哭的时候伴有不明原因的高烧,这个时候除了感冒,一定要考虑肺炎的可能。新生儿的高烧肺炎绝对是重点防范的疾病之一,千万别忽视。
应对方法:马上送医,全面检查,父母要及时把宝宝近期的日常表现,详细告知医护人员。并做好相应的抚养调整。
听懂宝宝的哭声,育儿路上不迷路
除了眼泪、声音、情绪,其实我们从宝宝的哭声中可以翻译出很多含意,听懂这些哭声,抚养宝宝绝对会事半功倍。
提高育儿含金量!这些评估工具你都用得上,宝宝健康不用愁
孩子的语言矫正训练,在家里抽时间做,为啥效果差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q/1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