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经验交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21-11-30
什么是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为化脓性细菌入侵所致,分急、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增殖体炎、变态反应和鼻咽部堵塞过久而引起咽鼓管发炎和阻塞,使其失去防御能力,细菌乘虚而入所致。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粘膜,甚至骨膜、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鼓膜穿孔,反复耳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开始,如急性炎症消退2~3月后仍继续流脓,则示病变已进入慢性。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以耳间间断或者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今日话题:

所以今天重点是基层诊所急性化浓性中耳炎的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好发于儿童,亦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等;

临床表现:

耳痛

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感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疼痛可经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牙或整个半侧头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寐。

听力减退

患耳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耳痛剧烈者,轻度的耳聋可不被患者察觉;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如病变侵入内耳,可出现眩晕和感音神经性聋。

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粘液脓性乃至脓性。如分泌物量甚多,提示分泌物不仅来自鼓室,亦源于鼓窦、乳突。

全身症状

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小儿全身症状通常较成人严重,可有高热、惊厥,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穿孔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

一支立凡星用6ml生理盐水溶解,4ml肌注,剩下的2ml,将患者耳道的流脓清理干净之后,从耳道滴入(即肌注0.7g,03g外滴),一天一次,疼痛严重可以在滴入时加适当地塞米松,效果显著!

要彻底治愈急性中耳炎,一定要用足够量的抗生素,用足时间。如果患者依从性差,转变为慢性中耳炎,就会变得很麻烦!

案例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l/9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