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今说
小婴儿总是抓耳朵,是病吗?耳屎脏吗?耳屎真的能保护耳朵吗?中耳炎怎么办?总是得中耳炎,会影响听力吗?小朋友的耳朵到底能不能挖?耳屎多,有危害吗?宝宝有"耳前瘘管"怎么办?……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面对孩子的小耳朵,你们是不是常常感到问题重重却又束手无策?今日,刘涛医生就跟大家系统科普下这些问题,各位家长可参考学习,以备不时之需!
小耳朵大秘密
PART-1
耳屎脏吗?
耳屎是外耳道的耵聍腺分泌的耵聍,它混合了灰尘或者小飞虫或者一些微生物,所以还是脏的。
PART-2
“耳屎君”可以保护我们的耳朵?
耳屎确实可以保护我们的耳朵,比方说耳屎形成比较松散的团块,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可以把一些小的飞虫还有灰尘挡在外面,所以是可以保护我们的耳朵的。
PART-3
可以在家给孩子掏耳屎吗?
因为小宝宝的配合能力比较差,在家掏耳朵的不确定性太强,所以不建议孩子在家掏耳朵。临床上我们经常碰见因为孩子在家掏耳朵外耳道壁受伤。如果家长一拉孩子的耳朵看到里面都是褐色的硬块,针对这种情况,在医院我们会先滴碳酸氢钠软化耳屎块,然后用专业的工具把耳屎掏出来,非常安全。
PART-4
什么情况能在家给孩子掏耳屎?
孩子特别听话、配合度好,而且耳朵里是松散的耵聍,如果孩子确实觉得有不舒服,可以在家处理,推荐使用小镊子。清洁耵聍的“小型吸尘器”,压力如果合适一般不会损伤耳膜,但因为耳膜就是薄薄的一层很脆弱,所以仪器一定不能放得太深,建议放在外耳道口的位置。
PART-5
小宝宝频繁挠耳朵可能是什么原因?
5个月到1岁半的孩子很容易发生,主要是外耳道湿疹,或者是耵聍对耳朵的刺激导致。
PART-6
耵聍栓塞可以自己好吗?
自己好不了,必须把它取出来。如果一直不取出来,东西会在里面越积越多,因为会不断地包裹灰尘、皮屑,可能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硬、越来越不好取。
PART-7
宝宝耳朵里为什么会有异味?
一般也是外耳道湿疹引起的,可能是渗出的液体把耵聍泡发了。或者是一些小宝宝溢奶了,奶顺着外耳道流入了耳朵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孩子没有烦躁不安,耳道没有流脓流水,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在家观察看看。
PART-8
耳屎为什么是湿的,是炎症吗?
有一些人是“糖耳朵”或“油耳朵”,耳屎天生就是褐色的、油油的、贴在外耳道的皮肤上,这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PART-9
孩子游泳水进到了耳朵里怎么办?
如果外耳道的耵聍不多,耳朵里的水是可以自己排出来的。如果耵聍栓塞,大块的耵聍被水泡发了,泡涨了,孩子不舒服,感觉耳朵发闷、发堵,就需要把耵聍取出来。耵聍取出来了,水自然就排出来了。
PART-10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过,是耳聋吗?
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不可忽视,一定要到专业的听力中心进一步检查,保证孩子听力正常,切不可自我觉得孩子能听见,对声音有反应,或者听力检查太麻烦就拒绝就诊。如果宝宝不幸有听力障碍,经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流程检查出来的宝宝可以在六个月前就得到听力学干预。
PART-11
宝宝坐飞机耳朵不舒服,如何缓解?
飞机在爬升、下降的过程中,大气压变化比较剧烈,耳朵和鼻子是相通的,吃东西和咀嚼的时候连接耳朵和鼻子的管道会开放,从而促进中耳腔的气压和外界的气压尽快达到一个平衡,缓解耳朵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吃东西、说话、咀嚼都可以缓解。
PART-12
感冒期间最好不要坐飞机,会加重感冒?
感冒在耳鼻喉科又叫急性鼻炎,感冒的时候本来就容易出现急性中耳炎,所以感冒时坐飞机耳朵出现问题的几率会更高一些。如果感冒期间不得不坐飞机,可以通过多进食、多说话、多咀嚼等方式来缓解不适。
PART-13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后中耳炎发作?
一般来说,上呼吸道感染后的黏膜改变与中耳炎存在关系,此时需要保持鼻腔干净和通畅,保证耳朵压力平衡,这可能会降低中耳炎发作的可能性。因而上呼吸道感染后根据情况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和鼻喷药物,这样孩子也能够舒服一些,还有助于避免中耳炎发作或引发其他并发症,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PART-14
中耳炎多久能恢复?
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和鼓室积液/脓。使用止痛药物可以缓解耳痛,一般2-3天就可以。对于鼓室内分泌物,常规10天就可以消除。少数情况下会持续到3个月。极少数孩子会发展为慢性而需要进行对应治疗。
PART-15
宝宝有"耳前瘘管",平时该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没有分泌物时,日常无需特殊清洁护理;发现瘘管口有分泌物,切勿挤压或者伸入针状物体清理,可用酒精棉片或安尔碘棉棒轻轻拭去;如果发现皮肤有红肿、压痛表现,需警惕感染的可能,请及时就诊!
转自儿科医生DrLiu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zl/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