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风
《金匮要略》有云: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中风
认识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由于其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故古人形容其:“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急速”。
该病以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根本病理,以肝肾亏虚,水不涵木为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最终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为病理过程。
我院神经内科康复中心擅长通过中医外治法和内治法治疗中风,并通过研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规律性,为其制定适当的康复治疗方法,来帮助中风患者克服身心障碍,回归社会生活,并以能正常生活为最终目标。
中医外治法
一、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具有疏经通络、平衡阴阳、协调脏腑、调和气血等作用,针刺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肌肉神经,从而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因而常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我科针对中风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失语、便秘、尿失禁、焦虑等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针刺手法(头皮针、眼针、腹针、耳针、火针、电针、温针等),并对每个病人辩证施治,帮助中风后患者康复。
二、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病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并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并且在“三伏天”通过“督脉灸”养阳气,更能顺应自然,扶助患者机体正气,祛除体内顽痰瘀血,能极大改善中风后遗留的功能障碍、乏力等症状。三、刺络拔罐疗法
是络刺法和拔罐法相结合的一种常见的操作方法。通过浅刺体表小络脉使其出血的方法,再加上拔火罐起到加强刺络放血的作用,具有祛瘀除痹、开窍通闭、拔毒清肿、清热泻火的功效。在临床运用中,对于血瘀型中风患者出现言语蹇涩、偏身麻木、肢体水肿等症状的效果甚好。四、穴位贴敷
该技术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对穴位的作用治疗疾病。穴位贴敷可改善中风后患者的症状,促进偏瘫侧肢体经络气血的循环,改善患者口腔肌群的运动障碍等。
五、中药蜡疗
将蜡疗技术与中药结合,借蜡疗之力使药物渗透吸收,直达病灶从而起到治病效果。二者技术结合,促进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疏解局部关节组织。对于中风后痉挛期高肌张力、肢体肿胀、肩手综合征等疗效颇佳。六、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疗法通过药力和热力的有机结合,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改善血液和淋巴的循环,来放松痉挛肌肉。我科采用鸡血藤、威灵仙、海风藤、当归、桑枝等活血通络、伸筋止痛中药熏洗患侧肢体,从而达到疏经通络的效果。
中医内治法
一、中药
中药治疗主要通过辩证论治,急性期以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息风,化痰祛瘀和益气养血,滋养肝肾并用。
二、膏方膏方是在冬令进补中起到预防和治疗的特色之一,有民间俗语称:“秋冬膏方巧进补,来年开春能打虎”。中医学认为,秋冬进补与调畅气血阴阳,疏通经络,健运脾胃等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能有效促使其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
若发现有“中风”征兆,请及时就医,中风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发病4.5小时以内!若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您们的健康就是我们的目标。
医院东院神经中心—医院神经中心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湖南省重点学科(地市级)以及邵阳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科室把医院优势技术移植到东院基地,安排神经内科专家唐海源教授到东院基地担任学科带头人,医院的高标准严要求建设与发展神经及康复中心。科室现有特聘专家2人,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生1人,住院医师5人,康复治疗师9人,其中拥有硕士学历者8人。科室以脑血管病诊治为特色,将脑血管急救康复一体化,目前能够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对头痛头晕等常见病,我们引进了邵阳市第一台眼震电图仪,能使眩晕患者在本市就能接受国内最先进的检测治疗手段。同时,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为一些疑难危重患者提供会诊和转诊服务。
我科康复中心是目前邵阳市最大的康复中心,配备大型现代化高端康复设备如上下肢康复机器人,致力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将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完美结合,开展神经康复、脊柱骨关节康复、颈肩腰腿痛康复、心肺康复、产后康复等康复诊疗。
审稿:秦正宇
文字:何雅琪
图片:何雅琪
编辑:何雅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