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是一个非常家常的习惯,相信很多发友一旦感到耳朵痒,都会立即心急火燎的找出棉签一类的工具,舒爽地掏一下耳朵,其实,常掏耳朵虽然一时舒爽,但对耳道、健康的潜在伤害不容忽视,正确掏耳朵,以下5点需牢记▼
1/每月掏耳朵最多两次
除去外界的影响,一般当耳朵感到痒或其他异样感觉时,都是因为耵聍这种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耳屎,它是外耳道区域耵聍腺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它对外耳道皮肤会有保护作用,耵聍能为外耳道皮肤提供一个弱酸性的健康环境,还能和耳毛一起抵御细菌的入侵。
身体机能正常的人一般不会出现耵聍堵塞耳道的情况,在耵聍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会自动排出耳道之外,所以,掏耳朵并不是一个必须做的清洁项目,如果必须要掏耳朵,最好每个月不要超过两次,以免破坏耳道的正常生理环境。
2/掏耳工具需谨慎
据统计,有近40%的人习惯用金属工具或指甲掏耳朵,这种习惯隐患很大,因为金属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消耗品,多数为生产商的附属产品,免不了粗制滥造,有些甚至还有未打磨光滑的金属边缘,极易伤害耳道皮肤,造成外耳道发炎,且如果掏挖过频,会引发外耳道皮肤不正常增生,埋下重大的健康隐患。
一般来说,非医学级别的挖耳行为建议使用柔软的工具,如棉签、鹅毛棒等,但使用此类物品挖耳时一定要当心,别让棉球等异物遗留在耳道中。
3/异物入耳要当心
①耳朵进水
一般游泳后、洗发后,耳朵容易进水,长期耳朵进水容易引发中耳炎等问题,耳朵进水后,可以采取侧头耳朵朝下的方式让水自动流出,也可以通过活动外耳道的方式,如反复张口促进水的流出,如果进水不多,可以使用棉签,小心擦干外耳道中的水分。
②蚊虫入耳
蚊虫入耳后,不要惊慌失措去用手拍打或掏挖耳朵,这样容易造成蚊虫钻往更深处,专业医生建议,可先往耳朵内滴入几点食用油,将蚊虫窒息并固定住,去医院耳鼻喉科让医生用专业工具,将蚊虫取出。
③固体入耳
豆类、沙粒、棉球入耳是比较常见的固体入耳状况,如果入耳位置不深可以自行俯耳轻拍,请他人协助取出,如果入耳位置很深,且无法使其移动,一定要及时求助于医生。
4/这些情况需要掏耳
掏耳朵虽然并不是正常人必须的清洁项目,但有一些情况必须掏耳,如外耳道分泌活动旺盛的人群,要定期清理耳道,以免耵聍堵塞,此外,第三点所述的异物入耳也要及时处理,不可拖延。
居家掏耳朵时,为了健康,不可随意,医生建议,私自掏挖耳朵时也要注意遵循健康的步骤,可以先将掏耳工具用酒精消毒,然后,往耳道内滴入几滴生理盐水,将耵聍等物质泡软,易于掏出,掏挖时,一定要将工具往一个方向旋转,才能更大限度的清洁耳道。
据统计,有将近90%的外耳道炎症都是掏耳朵方式不正确导致的,作为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耳朵的脆弱程度并不亚于眼睛,但只要没有主动的外在刺激,耳朵一般不会受到伤害或产生病变,因此,喜欢掏耳朵的发友们一定要改掉不正确的掏耳习惯,良好听力的前提肯定正确的用耳习惯。
头发吐槽帮|往期推荐SuggestedReading
医生专栏
这个口诀,能让头发长得又快又好▲点击图片直接阅读文章
点?放大
之后长按识别
即刻主任答疑
发友分享
告别大脑门,她像换了一个人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文章
点?放大
之后长按识别
主任在线咨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