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四分之三的幼儿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感染三次以上。看着宝宝拽着耳朵号啕大哭,做父母的难免心疼。疼痛只是中耳炎危害的一部分,更严重的是,频繁复发的中耳炎会影响孩子的听力,从而在孩子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导致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受阻。一定要早点治疗!
若家里曾经有罹患中耳炎的宝宝,更要提高警觉,当宝宝莫名其妙地感冒发烧时,就得赶紧请医生诊治,判断是单纯的发烧,还是有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如上呼吸道的扁桃腺感染,或扩及下呼吸道的肺或支气管感染。最重要的是,家长在诊治期间,需配合医生指示用药、改善家庭环境,并进行追踪治疗,才能有效避免中耳炎。
中耳炎是一种宝宝常见的疾病,中医角度分析中耳炎主要原因肝胆有湿热。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易受风、湿、热、邪侵袭,或肝胆湿热,循经而上,壅塞耳窍,或久病之后,正气虚损,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积热于耳造成中耳炎。
引起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引起的咽鼓管阻塞和功能障碍。宝宝耳朵与咽部之间的咽鼓管,短、平、宽,与鼻咽部几乎呈水平状,所以当宝宝生病后,聚集在鼻咽部的病毒特别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也常因鼻咽部与耳道的咽鼓管几乎水平,鼻涕通过咽鼓管回流到中耳,导致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很多宝宝在感冒、发烧后都特别容易出现中耳炎,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百日咳等,病毒也可能通过咽鼓管“趁虚而入”而并发中耳炎。婴儿吃奶姿势不当乳汁逆流进入鼻咽部,又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可能诱发中耳炎。
外耳炎症蔓延有些宝宝因为洗头不配合,也有把洗头的脏水弄进耳朵,感染并诱发中耳炎。营养不良研究表明幼儿缺乏维生素A、锌和铁更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耳部感染。宝宝得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症状一,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若宝宝出现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家长们就需警惕他是不是得了中耳炎。
症状二,不肯吃东西、哭闹,不愿入睡耳朵的构造很特殊,里面是骨头,外面包着一层皮肤,两者间没有其他可起到缓冲作用的肌肉组织等。所以,中耳炎一旦发病,会剧痛难忍。婴儿虽然说不出来,可是只要动动嘴,不管是吸吮和吞咽动作,都会压迫感染部位感到疼痛。因此,宝宝可能会在吃东西时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愿入睡。
症状三,反应迟钝分泌性中耳炎不会流脓,可是有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出现反应迟钝的症状表现。
症状四,耳朵中流出液体如果宝宝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那么你的宝宝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流出的脓液说明原本留存于中耳的液体已经冲破了耳鼓。
有的宝宝得了中耳炎后,并没有明显的感冒发烧症状,可能只是38℃以下的低烧,或流点鼻涕,因而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而耳朵痛、听力下降等症状的表现有时候很模糊,特别是对于3周岁以下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很难告诉父母到底哪里不舒服。
当宝宝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要高度重视耳朵痛一下又不痛了,但精神较平时差;抓挠耳朵、把耳朵往枕头上蹭;耳道有较多分泌物且有异味;对大人说话不理不睬、总是要大人重复一遍,或喜欢把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
如何预防中耳炎?保持正确的哺乳姿势有的妈妈习惯躺在床上给宝宝喂奶,觉得这样不会累而且宝宝吃饱奶后直接就睡了,其实这样喂奶很容易让乳汁流入宝宝的耳中。因此,每次喂奶时要将宝宝斜抱起,不要让宝宝吃的太多太急,喂奶后要将其竖起,轻拍背部,使胃内气体排出,以免溢奶。如果宝宝溢奶,赶紧把宝宝抱起来,让他侧头将奶吐出来,或是把宝宝竖起来,防止奶流到咽管里头去。
积极治疗呼吸道及鼻咽部感染爸爸妈妈要重视对宝宝呼吸道疾病及鼻咽部感染的治疗,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另外,如果宝宝得了急性中耳炎一定要彻底治疗,不要觉得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得到缓解就轻率的停药,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洗澡时要注意保护耳朵给宝宝洗澡时,要注意不要让洗澡水进到宝宝的耳朵里,如果进了水要及时用棉签轻轻的擦拭。
不要乱给宝宝掏耳朵给宝宝掏耳朵时要格外小心,避免不小心损伤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感染,而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尽量少用安抚奶嘴长期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会引发宝宝频繁吸吮,这样病菌会乘机从鼻腔后端潜入咽鼓管。
小儿推拿对中耳炎的治疗
小儿推拿通过特定手法刺激小儿特有穴位,清热祛湿,驱除肝胆多余湿热,滋阴补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起到治疗中耳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手法:
退六腑-次,
取天河水次,
清肝平肺次,
按揉合谷穴2分钟,
揉翳风穴、听宫穴、听会穴各次,
揉风池穴次,
揉太溪穴次,
从上往下推脊柱3分钟,
用小鱼际擦热宝宝腰部的肾俞穴,热透为度。
当然有的孩子也会有其他症状(如眼屎黄、小便黄、大便不成形、或者其咳嗽、感冒、发烧等病症症状),对应的穴位也需根据症状有加减。
温馨提示
1、孩子被查出中耳炎后,家长们有时过于紧张。其实,因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的患儿只占一小部分。
2、中耳炎在患病期间没有特别需要禁忌,同时不必限制孩子的正常户外活动。
坚持为家长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科普儿童心理教育,推广不针不药的小儿推拿方法,让妈妈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跟妈妈一起“手”护孩子健康,给孩子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豆芽麻麻,健康管理师,少儿心理咨询师,贝倍聪小儿推拿管理者。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