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
媒体转载请联系本作者,欢迎转发分享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冬天是宝宝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而这些疾病容易出现并发症——中耳炎。小儿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但是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治疗,最终会影响宝宝各方面的发育。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只中耳范围内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炎症。
注:中耳包括鼓室、乳突、耳咽管和鼓膜。
诱发中耳炎的病因:
1、宝宝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成水平位。病原体或是分泌物能够轻易的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2、出现感冒、鼻炎、咽炎、猩红热、和流感等呼吸道及咽炎部位的疾病时,分泌物增多。当鼻咽部有大量的细菌,病原体就容易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3、如果宝宝的喂奶姿势不当,比如让宝宝平躺着喝水、喝奶,奶水就有可能从鼻咽部位流入中耳,从而导致中耳炎;
4、给宝宝掏耳朵时不小心戳伤外耳道黏膜,或者是鼓膜,都有可能诱发中耳炎;
5、一少部分的中耳炎患者是因为患有败血症;
6、环境差、人口密集的地方,病菌就多。呆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有可能感染中耳炎;
7、由于疲劳、睡眠不够、或是能量消耗过大而没有得到补充的,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的情况;
需要尤其注意的是,急性中耳炎在前期治疗时,情况大有好转,很多人误以为是病情结束,实则不然。如果在这时中断了治疗,没有根治,那么就很有可能从急性中耳炎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包括三种: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一、非化脓性中耳炎
又叫做渗出性中耳炎,或者是卡他性中耳炎。病因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引起,常见于幼儿。
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自声过响(比如吞咽时出现耳内作响等情况)、有轻度耳疼痛。
这种类型的中耳炎是小儿致聋最常见的原因。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发生在感冒、或是急性传染病期间。尤其是免疫力差、体质弱、有贫血、糖尿病等病症的小儿,最易感染。
表现为:耳部疼痛、流脓、患儿会出现高热惊厥、呕吐、腹泻,严重时会有脑膜刺激症状。
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时还有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具体分为三种:单纯型、坏死型、和胆脂瘤型。
表现为:局部破坏严重,反复发作,持续流脓,听力下降。
我们如何预防中耳炎?
1、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病菌感染能力;
2、防止呼吸道感染,可以有效预防中耳炎;
3、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干燥;
4、鼻咽部的疾病要及时的治疗,保持鼻咽部的清洁;
5、婴幼儿要避免出现呛咳的情况;
6、避免外耳受伤。
在宝宝患了中耳炎时,妈妈们一定要及时的发现,然后及时的治疗,不要让小病拖成大病。
小儿疾病
发烧
咳嗽
腹泻
湿疹
手足口
尿床
出汗
黄疸
腮腺炎
荨麻疹
肠套叠
积食
备孕
受孕最佳时间
最佳生育年龄
早孕自检
孕前检查
受孕困难
孕期
出轨
白带
羊水
洗脸
便秘
痔疮
抑郁
孕吐
水肿
缺钙
失眠
胎梦
我是帮妈,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名高级育婴师兼具插画师,有关孩子教育、生理、心理、营养、日常保健与护理等方面问题,问我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