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发病症状 >> 正文 >> 正文

96宝宝都会得的病,麻麻你知道不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7-11-18
96%宝宝都会得的病,麻麻你知道不?文丨芒果编辑

小芹菜年冬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虽然南方人民吹着空调还嫌热,但是冬天确实,已经,真的来了!冬天来了,各位麻麻的防宝感冒反击战又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但是在备战反感冒战役的同时,各位麻麻,可别别96%的宝宝都会得的疾病钻了空子!是的,药疗君今天就是来拉警报的,防犯对象就是——中耳炎。宝宝有多容易得中耳炎?答案竟然是:只比感冒少一点点。这可不是吓唬人!国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高达96%的儿童患过分泌性中耳炎,而且容易复发。药疗君的同事小朋朋就是儿童期中耳炎的“受害者”!~~~~(_)~~~~虽然绝大多数中耳炎可以通过治疗完全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的事情,真的不只发生在催泪电视剧里!拉警报:2至6岁,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高峰,很容易导致儿童听力损失!!耳朵、鼻子、咽喉的邻里关系,有点像羌寨的碉楼,对外有各自的出口,内部却是彼此相通的。所以,中耳炎常常是由左邻右舍带来的!宝宝怎么就中了中耳炎的招别看宝宝被中耳炎袭击的概率那么高,引起宝宝中耳炎的可都是日常的小毛病。1感冒、鼻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便是感冒!另外,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都可能导致发病。2耳朵进水宝宝在洗澡或游泳时耳朵进了水,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也容易导致中耳细菌感染,想象一下宝宝要遭受耳朵一边刺痛一边嗡嗡作响,各位麻麻在让宝宝玩水的时候可要小心再小心了呢!3鼻涕虫家有“鼻涕虫”宝宝的麻麻注意了,鼻腔分泌物后流进入鼻咽部引起咽鼓管感染,也是导致中耳炎的常见原因。所以,及时擤鼻涕很重要!帮宝宝擤鼻涕要动作轻柔,不可强行、不可大力,以免涕液后窜进入咽鼓管。4喂奶姿势不对对于小宝宝来说,居然还有一种患上中耳炎的原因,那就是平躺着吃奶!这样的姿势下,吸入的乳汁容易倒流到咽喉,往上进入咽鼓管,导致分泌性中耳炎。顺便普及一下正确的姿势:喂奶后,把宝宝直立抱着保持20-30分钟,轻拍宝宝后背,直到打嗝。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宝宝排出肚子里的空气,减少吐奶。如果打嗝时是平躺姿势,乳汁很有可能经过鼻咽部倒流引发中耳炎。麻麻们看明白了吗?重点是:别!躺!着!5损害听力宝宝大怪兽:发烧发烧可坏了!它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也会造成神经性耳聋。发烧若导致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即打喷嚏、流脓鼻涕与全身不适时,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儿童咽鼓管(连接耳朵与鼻咽部的通道)不通,并发急性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另外,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等引起高烧,若不积极治疗,一旦造成神经性耳聋,对儿童伤害更大。宝宝中耳炎,如何早知道?这时候宝爸宝妈肯定就想问了,感冒发烧这些小儿病很常见啊,我怎么分别宝宝耳朵是不舒服了呢?最明显的症状:宝宝听人说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三岁以下的宝宝:如果总想用手抓耳朵,很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不舒服。如果出现了上述问题,麻医院接受检查。宝宝不幸中招,怎么办?1.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中药或西药均有很好效果。主要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配合减充血剂与消炎剂滴鼻。2.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导致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药治疗效果为佳,鼻窦炎可配合置换疗法,过敏性鼻炎可配合抗过敏西药口服。同时,宜配合减充血剂、消炎剂以及激素类喷(滴)鼻。3.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激素、抗生素、呼吸道黏膜促排剂。这部分内容家长最好咨询医生和药师。宝宝中耳炎用药小贴士1.激素的常用药为泼尼松。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或中耳有积液者可用,一般只用3-5天即可;2.抗生素的常用药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等;3.呼吸道黏膜促排剂的常用药物为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吉诺通)、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切诺)。必要时可连续服用1-3个月。如果三个月效果不佳,说明其作用有限,可停止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中耳黏膜的排泄,有利于炎症的好转与消除。4.减充血剂滴(喷)鼻,可以起到通畅鼻腔、开放咽鼓管咽口的作用。每天晚上1次,用三天则停三天,或用一天则停一天。要避免每天连续使用,目的是预防减充血剂引起的药物性鼻炎。消炎剂滴(喷)鼻可以起到消除鼻腔、鼻咽部炎症的直接治疗作用。6.中药调理,片剂煎汤服或中药颗粒剂开水冲服。如果中药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显著,有时不妨配合消炎药1-2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剩一句了啊,一定是最重要的:宝宝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咨询药师的提问页面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样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优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fb/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