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事件爆出后,不少网友表示难以释怀。37.5℃这样的低烧,真的需要输液吗?作为中国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输液真的会危机生命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搬来重新了解一下,输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02、关于输液的3大误区在中国,一感冒就输液,一发炎就输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输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有人形容,医院的输液区总是人满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年我国医疗输液亿瓶,平均每人8瓶,远高于国际标准的2.5至3.3瓶。很多患者都得了“输液病”,他们过分相信输液的疗效,还因长期的盲目输液,造成了种种误区①输液=快点好不少人以为“打吊针,就能好得快”,所以无论什么病,都想靠输液加快治疗速度。实际上,人类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治不好的!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无法治愈的疾病都有哪些?丁香医生医学总监田吉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科普:“医学上,无法治愈的疾病占绝大多数,有些病因都不清楚,更不要说治愈了。像‘临床治愈’的概念,只是控制住了病情。人类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的疾病其实是自愈的,也就是自己好了,最典型的就是‘感冒’。”很多人认为感冒是治好的,其实感冒都是人体自愈的,你吃的那些药,都只能缓解感冒症状,而无法真正治好感冒。所以,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大都是针对症状,而非真正的病因。只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像我们常见的普通流感,病程一般5—7天,抵抗力差者,病程还会拉长。即使打针吃药,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恢复时间。输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与此相反,真正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更大。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中,58.7%来自静脉输液。常见的反应有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有人认为,输液相当于一次小型手术,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在很多西方国家,输液是仅仅针对急救患者和重症病人的治疗方法。是否要输液,应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药物的特点和医师的综合判断等等因素来决定,只有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才应选择静脉注射。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②输液速度可以随意调节输一次液,少则一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实在是煎熬。有不少人为了赶时间,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年1月,江西九江医院进行输液治疗。按照常规速度,吊瓶至少要1小时才能完成,可余先生在门诊大厅坐着无聊,想早点回家吃饭,便自行调快了输液速度。半小时后,余先生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头晕。幸好护士及时赶来将输液器取下,把他搬到床上休息。20分钟后,余先生身体终于恢复了正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输液过快的危害,甚至认为输液速度是否调快,完全取决于时间紧不紧。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输液应该越慢越好,一般不会自行调节。实际上,这种做法危害极大,因为每个病人体质不同,医生会专门嘱咐护士来给这个病人把输液的速度调成多少。而且药物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输液的速度也会不同。很多患者不具备这种医学常识,自己加速,会带来一些临床危害。曾有患者因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将两小时输完的液体在40分钟内完成,两小时后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险些身亡。”(来源
浔阳晚报)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则不应超过40滴/分钟。输液速度不可自行调节,如果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但也不是说越慢越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所以,如果真的赶时间,不妨“请问这个速度可以调吗?”③输液补充营养,安全可靠每当季节转换,得急性肠胃炎的患者一批接一批,每天上吐下泻,感觉身体被掏空。输液,成了补充营养和水分的常用途径。但如果你认为,只是吊个葡萄糖而已,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有位学者曾对一个生前经常输液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仅仅是肺部,就有多个肉芽肿和大量微血管堵塞。经过研究分析,看似澄净无污染的吊瓶液体,含有大量尘埃粒子、玻璃屑、橡胶微粒以及活性炭颗粒、药物结晶等。输液时,这些微粒会进入你的血液,在心、肺、肾等器官中沉积,就像水管里有垃圾堵着一样。久而久之,沉积物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微血管栓塞、肺气肿、肺硬化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癌症。除此之外,输液需要对皮肤进行刺穿,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针刺部位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甚至有生命危险。03.能吃药不打针,输液已成慢性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能不吃药不吃药,可以口服不注射,可以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治疗原则。病情严重的,可由医生诊治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输液治疗。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提醒所有人
虫草硒牡蛎钙疑难杂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