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初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科普不走寻常路的ldquo分泌性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20-11-7
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87599.html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感冒或者鼻炎发作后几天出现耳痛。

2、感觉耳朵好像被纸闷住了,不痛也不痒。

3、乘坐飞机之后,耳朵闷胀的感觉迟迟不消失,反而加重。

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你,这叫“分泌性中耳炎”,然后却让你带着一堆治疗鼻炎的药物回家时,你是不是很疑惑?明明是耳朵不舒服,为什么要治疗鼻子?

虽然“分泌性中耳炎”也有“中耳炎”三个字,但是与大家观念中向外流“脓水”的“化脓性中耳炎”不同。

发病原因

真的与鼻子有很大的关系。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中耳通过鼓膜与外耳分隔,通过咽鼓管与外界相连。而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时,鼓膜是完整的,所以就要考虑另外一个通路——咽鼓管。

这个地道的一头通向耳朵,道路尽头有个封闭的小房间叫做“中耳腔”。(咽鼓管是它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另一头通向鼻子,走出去,请注意脚下,不然,一脚踩空就直接掉到你的喉咙里,因为那是一个叫做“鼻咽部”的恐怖悬崖,在鼻腔的后方,咽腔的上方。

由于压力的不平衡,鼓膜会向中耳腔内凹陷,这时你就会感觉耳朵外面好像蒙了一层纸,类似于飞机起飞时的闷胀感。

当出现外感、鼻咽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时,炎症就会沿着咽鼓管蔓延至中耳腔,引起中耳粘膜水肿,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血浆渗出到中耳腔形成积液,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当各种原因(如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引起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的气体被粘膜吸收,中耳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粘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积于中耳,也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这时,耳闷的感觉会非常明显,头部的运动可能引起液体的运动,所以还有可能感觉到有水在耳朵中晃动。

这就是为什么,“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疗措施都是针对鼻腔的原因。

治疗目的

针对病因治疗,解除阻塞,重新开放鼻咽部的咽鼓管开口。

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一般有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话,可能需要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置管术、中耳腔抽液等方法。

1、鼓膜穿刺术:抽出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

2、鼓膜切开置管术:凡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及胶耳等,可于鼓膜切开并将积液充分吸尽后,在切口处放置一通气管,以改善中耳的通气,有利液体的引流,促进咽鼓管功能的修复。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肿瘤等),治疗期间不要用力擤鼻,这会加重耳闷及感染症状。

当被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时,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嘱咐,好好喷鼻,别以为医生给你“开错药”哦!

快速预约通道▼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自助挂号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6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