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中耳炎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很多家长并不知道
很多家长觉得,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是孩子最多见的疾病,但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病,多发于幼年,却常因为孩子无法充分描述病情而延误治疗,疾病由急性转成慢性,跟随孩子步入成年,伺机发作。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与上呼吸道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它就是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发作的第一高峰是6-11月龄之间,第二高峰在4-5岁之间。
据调查显示:62%的宝宝在1岁内都患过急性中耳炎,3岁以内的比例更是高达83%
百汇医疗耳鼻喉科专家费刚医师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轻视、无知以及拖延,会加重孩子中耳炎症,甚至导致永久性耳聋、面部神经麻痹、脑炎等。
费刚医师
百汇医疗耳鼻喉科专家
费刚医师拥有20年的临床经验,擅长耳鼻喉功能紊乱、疾病的诊疗及手术。费刚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院耳鼻喉科担任过主治医师。他医院整复中心颅颌面组住院医师,巴黎第七大学附属RobertDebre医院及巴黎第六大学附属Tenton医院住院医师。费刚医师还是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耳鼻喉及头颈外科学会会员及法国耳鼻喉及头颈外科学会会员。
早知道
什么是中耳炎?
我们的耳朵里有一层薄薄的鼓膜,把耳朵的通道分隔成两部分,外侧的叫外耳道,内侧就叫中耳。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中耳炎就是发生在中耳腔的各种炎性病变,是耳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程6周以下,外伤、感冒引起细菌感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程6周以上,外伤、感冒引起细菌感染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非化脓性中耳炎,往往继发于用力擤鼻、乘飞机后、潜水或者感冒以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非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引起;病程较长;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预防
为何孩子容易得中耳炎?
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以咽部为中心彼此相通。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打呵欠时开放,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
宝宝的咽鼓管宽、短而平直,宝宝免疫力较差,遇到伤风感冒,炎症会沿着咽鼓管黏膜侵犯中耳;家长在养育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当护理,都可能成为中耳炎的"诱因"。
忽视感冒
错误原因:感冒后,炎症会沿着咽鼓管黏膜侵犯中耳。
正确做法:让孩子加强锻炼,营养均衡,增强体质,避免感冒。
不当护耳
错误原因:频繁挖耳、硬物掏耳、进水后过分清理耳朵,造成刺激性炎症。
正确做法:不用硬物掏挖;耳朵进水时,可把宝宝的耳朵侧过来,把里面的水倒控出来;也可用棉签轻轻吸干水。
躺着喝奶
错误原因:宝宝躺着喝奶或哭泣,奶液或泪液会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
正确做法:千万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宝宝哭泣时,应把宝宝抱起来,避免眼泪流进耳朵。
随意捏鼻子
错误原因:我们的口鼻眼耳是相通的,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逆行进入中耳,导致感染。
正确做法:不要随意捏孩子的鼻子。
错误擤鼻涕
错误原因: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正确做法:可以用手指按住孩子的一侧鼻孔,让孩子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或者将纸或手绢放在鼻孔下,两手轻放于鼻两侧,稍用力将鼻涕擤出。
物品不卫生
错误原因:毛巾等物品使用时间过长,细菌超标,严重时也会引起中耳炎。
正确做法:毛巾等物品应保持清洁,至少2~3个月更换一次。
常吸二手烟
错误原因:吸入二手烟会使宝宝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
正确做法:避免在宝宝居住生活的环境里吸烟,不带宝宝到吸烟的场所。
早发现
如何判断孩子患上了中耳炎?
这几天,贝妈家附近的儿童泳池开放了,贝妈带着2岁的贝贝来戏水。孩子本来在水里玩得好好的,可有一天突然之间不肯下水了,还把耳朵搓得通红,一直叫"痒"。贝妈赶快带孩子去检查,发现是感冒引发了急性中耳炎。
正是因为贝妈重视孩子的反常表现,使炎症得到及时控制。除了耳朵发痒,孩子还有哪些症状提醒家长,"我的耳朵不舒服了"?
耳部疼痛
特别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起病非常快,孩子会突发耳痛,逐渐加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出现耳痛。
中耳积液
分泌物积聚在中耳腔,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
听力受损
耳朵积脓或中耳积液,都会影响听力,造成耳闷、耳鸣并伴听力下降。
发热等并发症
特别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症状直到耳朵流脓后缓解。
小贴士
婴幼儿中耳炎症状
婴幼儿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感受,怎么辨别可能得中耳炎了?
1.孩子用力挠耳朵,摇头,家长触碰耳部就哭闹。
2.孩子对声音不敏感,比如开电视的时候声音要放很大,叫他也不理会。
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
误区
乘飞机、游泳会得中耳炎?
其实,游泳和中耳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正常完整的鼓膜和外耳道对耳朵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少量的水都可以自发排出。反而是游泳以后,频发的挖耳和清洁破坏了外耳道正常的微环境或造成刺激性炎症,导致"发炎"。
同游泳一样,乘飞机并不会直接导致中耳炎。但是,如果乘飞机时伴有感冒,降落时在睡觉,或者用力擤鼻涕,则可能引发中耳炎症。如果孩子已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等耳疾,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建议不要乘飞机出行。
早治疗
急性中耳炎会反复发作吗?
急性中耳炎如果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发病时间过长,并且反复发作,容易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婴幼儿免疫力低,急性中耳炎也易转为慢性。所以,如何不让中耳炎侵犯孩子,家长要始终坚持4原则:
早知道,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