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中耳炎初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病毒性感冒最怕它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9-4-8

相关消息

病毒性感冒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主要通过空气或手接触经由鼻腔传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由于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不易控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因此较难控制,危害很大,甚至会出现重症病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往往个别出现,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患病。

1

发病原因

大家通常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种病,“流感”只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但是,“流感”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流感”和“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病原分甲、乙、丙型流感病毒;“感冒”,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2

临床表现

感冒为非传染病,季节性不明显,患者一般不发热或中度热,无寒战,全身症状少或无,病程1~3天,少有中耳炎、肺炎和脑炎等并发症。流行性感冒则为丙类传染病,有明显季节性,患者多有高热39°C~40°C,伴寒战,病程3~5天,全身症状明显,如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可有中耳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3

流行特征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研究发现:婴幼儿流感或人H5N1型禽流感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1-3周)。此外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也会出现病毒排毒周期延长的现象。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3年就会有流行病学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青少年。

4

如何预防病毒性感冒?

1

加强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有效治疗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

2

多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3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

补充维生素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5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校内同样要预防

1.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晾晒被褥,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

2.通风:教室、宿舍、食堂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早发现、早隔离:老师以及班级负责人要及时发现流感患者,并尽早隔离治疗。流感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4.宣传:学校要加强流感防控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5

如何治疗

01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容易消化;注意通风和空气消毒;注意观察并发症。

02

用药治疗

主要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防止并发症。感冒伴发热、头疼、肌肉酸痛、咳嗽、咽痛者可选择解热镇痛药,同时应用缓解多种感冒症状的复方抗感冒制剂,如复方阿司匹林、双氯灭酚等;以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者,可选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和扑尔敏的复方抗感冒制剂;咳嗽不止影响休息者,可服镇咳药;痰液黏稠者可用必嗽平、盐酸氨溴索等化痰药;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撰稿:程田田推送:程田田审核:王辰显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五一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5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